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0章青萍之末 (3 / 3)

可是君子不代表軟弱。

他這樣一個持弓可以射穿厚盾的人,會軟弱嗎?

所以在荊州的大軍壓境的時候,他立即就展開了對抗。

他手下現在只有三萬水軍。

揚州的水軍在這幾年的訓練中,不斷的訓練,不斷的撤裁,表面上只有六萬水軍,魯肅和周瑜麾下各三萬,然而在豫章各地,以曲分散在各地計程車卒,同樣也不下六萬。

他們都是經過訓練的,甚至有過一些戰鬥經驗的。

軍械什麼的都不缺,甚至中底層軍官都不缺。

要知道劉備治下的軍制,都是雙軍官制的。

一個什,除了什長之外,還有伍長。

一個曲,除了曲長之外,還有屯長。

一個部,除了部司馬之外,還有別部司馬。

這些副官在主官身邊的時候,任務只能協助主官,可是一旦分離出去,就能夠成為另外一支部隊的主官。

換而言之,劉備麾下的軍制,軍官都是正常的一倍,只要有足夠的兵力補充進來,他們就可以瞬間擴充一倍的數量。

之前劉備治下,就已經開始動員了,所以雖然魯肅手下現在只有三萬水軍,他一點都不慌。

在得到朱然的報告之後,他並沒有死守柴桑城,而是將人馬分散了出去,除了留下五千人守城之外,剩下的人都分散了出去。

柴桑到江夏之間的地形,魯肅早就已經爛熟於心--在地圖的繪製上,劉備治下可謂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王易早就將那些前線的地方繪製成了極其詳細的地圖交給前方鎮守的大將們,魯肅當然也會有。

這些精確到任何一個地方的地形、河流的地圖,給這些才華橫溢的將領們用兵,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魯肅善於打呆仗,可是也不代表他不會靈活運用。

如果沒有這詳細地圖的話,那麼魯肅也只能用大部分的兵力來守城,因為柴桑城雖然不是什麼好防守的雄城,然而位置確實太重要了,一旦丟掉的話,周瑜部和廬江的劉備大軍,就會被切成兩段。

而他面臨的壓力,確實是最大的。

六安那裡,文聘的進攻是牽制,而豫章那邊,面對的也是長沙來的偏軍,只有他這裡,最為首當其衝。

荊州說是出動了二十萬人,倒有差不多十二萬人是在他當面。

四比一的比例。

而帶隊的黃祖蔡瑁也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有蔡勳這樣的武力不在文聘之下的猛將,也有張允王威這樣帶兵多年的宿將,加上一幫常年帶兵的偏裨將校,也算是猛將如雲了。

不過他們不是合兵一處來的。

黃祖麾下三萬人,蔡瑁帶著六萬人,蒯良和蒯越不善帶兵,他們麾下的三萬人由王威統領著,分成三路發起的進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