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5章牽制住 (1 / 2)

魯肅與程普率五萬人,從九江出發,過汝南,進逼譙郡--譙郡是許褚的老家,這裡也很早就成了曹操的基本盤,這裡地形平坦不少,然而曹操在這裡的潛勢力不差,魯肅這一路同樣需要慢慢地碾壓過去,還是以牽制為主,畢竟譙郡挨著沛國,和兗州的防禦體系形成一體,要拿下來還是有些難的。

整個兗州其實是一個很完整的防線,所謂山川之險河流之利,說的就是兗州,有泰山山脈保護,這是山川之險,被黃河濟水包圍著,這就是河流之利。

這樣的地方,在中原大地上堪稱自成體系,就算是袁紹也沒打算去打兗州,而是要直接打官渡,打許都,就是想要把兗州從曹操的地盤上切割出來。

這樣一個自成體系的州,如果作為曹操地盤的一個整體去打,那就很難打,可是如果切割出來之後,就很好打了。

劉備此刻的思維其實也是一樣的。

這兩路,牽制住就足夠了,打兗州,吃力,可是沒必要。

要打,當然就是打豫州了。

不管是從揚州還是從荊州出發,打豫州那都叫一個一路坦途。

不然為什麼歷史上關羽圍樊城,馬上就是中原震動,曹操甚至想遷都?就是因為襄陽一體,樊城一旦丟了,那麼襄陽也守不住,等到襄陽陷落之後,從襄陽出兵到許都,那就一路平坦,無險可守。

為什麼孫權老是要打合肥?哪怕屢屢被打敗都要打合肥?就是因為合肥是保護豫州的唯一屏障了,合肥一旦丟掉,那麼從合肥出發一路去攻打豫州,也沒有任何險要可以防守。

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輸得很慘,可是他還是守住了襄陽和合肥這兩個關鍵點,所以他的中原地區,就是穩如泰山。

而現在呢?

因為各種因素 ……這兩個關鍵的城市,都在劉備手裡。

所以劉備真正要發力的,就是從這兩個地方出兵。

周瑜與文聘,率八萬人,從廬江過六安,目標,整個汝南。

汝南破敗已久,王易之前雖然在那裡經營過一陣子,然而因為汝南無險可守,所以曹操也沒有在那裡投入太多--人家隨隨便便就能夠攻出來,你還沒什麼反抗的能力,守在那裡有意義嗎?

一個南陽,一個汝南,這兩個後漢最大的兩個郡,面臨的都是這樣的問題。

盛世的時候,因為這兩個郡到處都是平原,堪稱沃野千里,所以人口繁衍得很快,經濟也很發達。

可是亂世一來,就不一樣了,人口多,所以黃巾起來的時候,裹挾民眾也更容易,沒有險要,被黃巾圍攻破城,也就更容易。

所以黃巾之亂除了張角兄弟鬧得最兇的冀州,剩下兩股最大的黃巾,就是在這兩個地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