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袁紹不在了。
而且投降劉備,也不算背棄大義。
沮授當下就有些心動了。
他是天下有數的智者,允文允武,文能出謀劃策,武能帶兵打仗,他和陳宮其實很像,介於謀士和將領之間,都能幹。
這樣的頂級人才,當然不甘心平淡的過一生。
所以當看出來韓馥不是值得輔佐的主公的時候,雖然沮授也進言讓韓馥不要投降袁紹,可是當韓馥選擇了投降之後,他也就很自然地當了袁紹的屬下,為袁紹出謀劃策,帶兵打仗,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為袁紹和韓馥比起來,確實是個更好的主公。
而且那會沮授也年輕,有著極其遠大的理想。
之前有些心灰意冷,是因為對於他這樣的大儒來說,改換門庭一次不算什麼,就好比荀彧也是先在袁紹麾下效力,然後去了曹操那裡,也沒人噴他改換門庭。
可是現在四五十歲了,還要改換門庭,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一次尤可,兩次就嫌多了!
不過要是為朝廷效力,那就不一樣了。
畢竟袁紹也沒自立為帝,說穿了,大家都是大漢的臣子,沮授之前認袁紹為主公,可是袁紹也不是天子啊。
現在為朝廷效力,不過是從地方到了中央罷了。
沮授一身本事,確實也不願意就此平凡的過一生。
王易看得出來,沮授已經心動了。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田豐。
河北之地,每多慷慨悲歌之士,這些人都是人才,而且人品也值得信任--人品不好的那幾位,郭圖,逢紀,都已經在亂軍之中死了,剩下的人,都很珍貴。
之前審配自殺,已經讓王易覺得心痛了,這樣的人才,本來就應該安定地方的啊。
沮授田豐不管是出謀劃策,還是治理地方,甚至是帶兵打仗,能力都不在龐統、沮授、劉曄、陳宮、陳登這些劉備麾下著名的軍師之下,年紀也都不是很大,四十出頭,還可以為國效力很長的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