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順著漳水而上。
袁紹對自己的老家冀州,其實看管得還是很嚴的。
雖然調配了巨量的兵馬去攻打曹操,然而在冀州,他的守軍也是相當不少。
守住冀州門戶青州的,是袁譚麾下那四五萬人。
而在他側翼接應的,則是淳于瓊的那五萬人,這加起來就是十萬大軍。
然後治所鄴城,袁尚審配率領五萬人守著,南皮則是焦觸辛毗率領三萬人守著。
剩下的數萬人馬,則是分散在各地。
有這兩個關鍵的城池不丟,冀州,就沒什麼問題。
袁紹用兵其實還是很穩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讓自己的後方變得特別空虛,袁譚淳于瓊那一路的抵擋,足夠抵擋住劉備的大軍進攻,然後黃河沿線的鮮于輔田豫朱靈的人馬,也很容易就能夠撤回來回防冀州。
就別說鄴城和南皮把守的兵馬也不少,還都是他信得過的人。
這樣的安排,怎麼看,都是穩如泰山。
然而就像當年的孫策和周瑜一樣,固然智勇雙全,算無遺策,可是面對降維打擊,依舊顯得那麼的脆弱和無助。
大軍從海上來。
這是亙古未有之事。
從來沒有發生過,就沒有人會想到。
孫策周瑜都吃了虧,何況袁紹?
乘著夜色,王易的船隊,進入了漳水,在夜幕之中,如同龐大的洪荒猛獸一般,以極快的速度,在漳水之中前進。
途徑東平、章武、浮陽這些小城市的時候,船隊並沒有停留,一直到了南皮外,才有數十隻船停了下來。
孫策開始指揮他的大軍下船,其他船隻絲毫不停留地繼續前進。
到了清河之後,關羽率領的數十隻船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