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想錯過這樣的生活。
劉備給了他們這樣的生活,那麼他們就會如同捍衛自己的眼珠子一樣,去捍衛劉備的政權。
就算他們膽小,可是想到自己的後人可以不用像自己那樣,終日勞作不得溫飽,一絲希望都看不到,再懦弱的人,也會為了保護現在自己的生活,而拼命到底。
所以劉備計程車卒,個個悍不畏死,在戰場上,從來都是精銳。
以前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劉備並沒有擴充套件自己的實力,只是在徐州、揚州、荊州,一點點地推行著自己的政策。
然而現在,他們開始推出來了。
強大的軍事能力加上政治動員能力,天下還有能夠阻擋他們的嗎?
之前還可以說,劉備應該沒那麼強,不然為什麼總是不打出來?
可是很明顯的是,人家在等機會。
等你在官渡前線泥足深陷的時候,奮雷霆一擊,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三十萬大軍,渡海而來。
要一舉拿下冀州。
袁紹地盤看著大,可是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冀州,冀州一旦丟掉,袁紹就算再強悍,也沒什麼用了。
辛毗當然是個聰明人,所以在得到這些有限的信心之後,他馬上就能夠想到很多東西。
“我們少使君說,辛佐治雖然是辛仲治的嫡親弟弟,然而兩人的性格卻完全不同。辛仲治愚忠,不知道變通,辛佐治卻機變過人,念頭通達,所以希望辛佐治能夠想明白一點,在我主的地盤上,士族雖然沒有了特權,可是發展得卻比之前還要好,一個聰明人,是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選擇的。”
孫策說完這句話之後,就揮了揮手,讓士卒們將辛毗帶下去。
他對辛毗當然不熟悉,畢竟他是江東人。
可是王易卻是知道的,辛評辛毗兩兄弟,辛評是為了袁譚而死,可是辛毗呢?卻是主動投降了曹操,最後做到九卿之一的衛尉那樣的高官,作為一個一開始拒絕曹操的徵辟,投入袁紹麾下,後來又投降曹操的反覆之徒,還能做到這樣的高位,也算是他的本事了。
這樣的人,一定會識時務。
河北每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是小人,也是從來不少的。
南皮城內的情況想要肅清,其實挺難的,畢竟這是袁紹的故地,也是最支援他的地方,南皮的父老鄉親們,從來都為他們這裡出了個大將軍而感到高興,對外來的人,當然會相當地牴觸。
袁氏在河北的勢力,確實算得上是根深蒂固。
不過孫策也沒想過要一定肅清所有心懷不滿的人,他只是安排人出榜安民,表示我們是代表天子來攻打反賊袁紹的,和其他人沒什麼關係。
同時城內駐紮的不到兩萬人,大隊都是駐紮在城外的兩個兵營裡,城內的壯勞力被他徵調出來修兵營,管飯,解決了一部分城內糧食問題的同時,也讓城裡反抗的力量削減了不少。
南皮想要短時間內就穩定下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暫時穩定,卻能夠做到。
接下來,就看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