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曹操治下,差不多有五六百萬人的樣子,庸涼不算真正的歸屬進來了,所以那裡的人口不算。
而這五六百萬人裡,差不多有一半民眾,是沒有人身權的。
也就是說,他們是沒法自主遊動的,身體的歸屬,是在那些士族的手裡。
這種事情當然不是好事,說明有一半人的產出,沒法收到國家的手裡。
然而曹操卻不能對這種事情做什麼改變,因為這一半沒有人身權的民眾中,就有上百萬是他的 ……
這些人的來源很複雜,不過主要是以當時收編了青州數十萬黃巾為核心,那數十萬黃巾投降曹操之後,精壯的被選拔出來,就是現在曹操麾下的主力精兵”青州兵”,由夏侯惇統領,差不多有五萬精銳。
剩下的數十萬,就是屯田兵了,加上後來收復的汝南黃巾,砍了他們的老大之後,繼續強壯者為兵,羸弱者為屯田兵。
而攻打南陽的時候,南陽當地的大族是很多的,雖然沒什麼著名計程車族,卻也都有不少佃戶之類的,歷史上曹操是不斷地找他們索取糧草,以至於南陽地方不斷地反覆叛亂,比如關羽威震華夏,南陽地區就有無數人起來響應關羽,要叛離魏國。
現在曹操做的就和歷史上不太一樣--那些大族因為支援劉表和張繡,被他砍了不少,以至於南陽大族損失慘重,他們的佃戶則絕大部分成了曹操的屯田兵,也就是曹操他自己的佃戶。
就這樣,以曹操為核心,曹氏與夏侯氏的宗族大將們,瓜分了這些屯田兵--當然他們的利益是相同的,所以是曹氏夏侯氏的屯田兵,就等於是曹操政權的屯田兵。
曹操這些年南征北戰,就是依靠這些屯田兵的出產,才能夠支援下去。
那些大族也會繳納稅賦,不過相應的就少了許多。
這也是之前劉備地盤上為什麼明明人口未必有曹操袁紹得多,一旦開始屯田之後,收成就多許多的原因。
王易協助劉備,讓劉備可以將稅收到每一個農民的頭上。
然後還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反而減少了他們的負擔。
因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當年打孫策,也是這方面佔了便宜,同樣的地盤和治下人口,王易的收益就比孫策治下高了很多。
現在劉備提出了要求,沒錢,就拿喜兒 ……哦不,拿人來抵債。
一百斛,換一個人,超級划算。
畢竟在曹操的屯田兵身上,一個屯田兵一年能夠盤剝出來的糧食,也不過十來斛罷了。
可是這是斷根。
少一個人,就少一份將來的出產。
不過現在曹操別無選擇,他只能飲鴆止渴。
劉備那邊的條很坦誠,你送十萬人過來,一千萬斛糧食,就是你的。
也就劉備能夠財大氣粗地拿出這麼多糧食出來--曹操地盤上他能夠收到的一年的總產值,也不過兩百萬斛上下。
也就勉強夠他用的。
現在一下子就是五年的產值,足夠他脫產打上一年的仗了。
這樣一來,就可以節省民夫的輸送,在官渡那裡囤積的糧食,減少糧道被騷擾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