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責任就是守在這裡,等著援軍的到來。
要守多久,不清楚,可是趙雲卻知道一事,不管怎麼樣,他都要堅持下去。
昌稀開始指揮進攻了。
一個千人隊,很分散地衝了過來。
城牆低矮,就是這樣的毛病了,對方完全不需要集中在雲梯能搭上來的地方,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進攻,能夠將他們人數上的優勢,發揮得最大。
而且分散地衝來,會讓箭雨壓制得更困難。
王易軍的軍械,袁譚是見識過的,面對狂風暴雨一般的弓箭、連弩、投槍和飛斧,越是密集的陣型,死得就越快。
分散衝擊,才能夠減少對方這方面的優勢。
在身後弓箭手的掩護下,第一個千人隊,很快就攻了過來。
城牆上的弓箭手當然就展開了反擊,藉助著城池的優勢,趙雲麾下的弓箭手們,不斷的製造著殺傷。
而守在城頭的王易軍,則是個個身穿鐵甲,手持連弩,在城牆的掩護下,半蹲著,尋找著自己的目標。
對方是散兵線,那麼就放近一點,再用連弩射。
在本方弓箭手的壓制之下,對方弓箭手造成的殺傷力就很小了,身披鐵甲的劉備軍精銳,一手持盾,一手持連弩,就可以很好地很好地保護住自己。
更何況每個手持連弩的劉備軍,身邊還有手持長盾與環首刀的戰友在護衛著,讓他們可以更加專心的瞄準。
第一批衝上來的一個千人隊,在衝到接近城下的地方的時候,就遭到了狂風暴雨一般的打擊。
連弩射程近,可是瞄準起來更準,速度更快,更加的難以躲避!
一發十矢,裝好的連弩可以發射五次,在這麼一波打擊之下,第一批千人隊還沒等開始攀爬,就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第二批千人隊剛剛出發了一半,就發現前面的戰友幾乎已經全部倒下了,立即就有點猶豫。
“衝,他們的連弩這次應該用得差不多了,裝填起來很麻煩!衝啊!”帶隊的軍官高聲喊了起來。
然後,他們就遭到了第二批連弩的襲擊。
王易軍的每個士卒,都是隨身攜帶兩匣子連弩的……
而且平時連弩的裝填,也是他們訓練的日常,用完之後撤回去,換下一波上就是了
撤下去的,就負責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