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7章準備 (2 / 2)

“明公,我們不是沒有機會,讓劉備的揚州與劉表的荊州相持,同時徐州和袁紹相持,我們在側面還可以威脅到劉備的徐州,同時不斷地在輿論上抨擊劉備的施政,讓天下士族同仇敵愾,讓劉備成為天下的公敵,我們就有更加順利地發展我們的勢力了。”荀殘最後總結道。

所謂王佐之才,說的就是荀殘這樣的人--對天下大勢,有著驚人的洞悉力。

郭嘉鬼才,可是他更擅長戰場上出謀劃策,賈詡計謀深遠,卻更擅長計算人心。在天下大勢的計算上,很少有人能和荀殘相比。

和荀殘商量之後,曹操也算是更加安心地開始發展了起來,接下來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步的遷移民眾去關中,反正在那裡,有的是土地,用的土地吸引民眾遷移到關中去,就是一個好辦法。

比如在兗州只有五畝地的,去了關中就可以得到二十畝,同時還官府借用耕牛種子和農具,糧食到時候和官府五五分成就行了,五年之後,農具什麼的就都是自己的,只需要交兩成租子給官府就行。

這樣的做法毫無疑問對兗州士族的利益是有些侵害的,然而兗州本來就在不斷地變亂中,很多士族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剩下的都算是曹操的鐵桿了,就算有些怨言,也知道這個時候曹操是為了自己留後路,同時也是為了給他們留後路。

而關中的那些殘留計程車族們,也很歡迎曹操轉移民眾去那邊,雖然暫時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卻會讓關中恢復元氣,這樣一來的話,他們留在關中,才

會有更好的前途啊。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偷偷進行的,現在已經入冬了,遷移不易,不過看到能多四倍田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多兗州豫州的貧民,願意背井離鄉的去關中。

在曹操轉移兗州豫州的貧民去關中的時候,王易則在消化呂布的故地。

徐州現在經過幾年的發展,人口倒沒有出現爆炸的情況,畢竟這才幾年,新一代的人要長大,也時間不夠,不過不少人家的人口比之前多了不少,分家的情況也多了許多,這樣一來,徐州的田地,馬上就顯得有些不夠了。

其實並不是因為田地不夠,而是在東海,不少地方都開始修建工廠,佔了很多地方罷了,而且那些生產鋼鐵、水泥和橡膠的廠子,確實有些汙染,所以往往這樣的地方劃分出來之後,附近都不怎麼住人的,當然工人本身收入都很高,所以很多自耕農願意脫產當工人,這才讓田地減少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而現在,王易則是開始朝著東萊大量的轉移民眾,依舊是田地置換之法。

東萊是青州最大的一個郡,也就是後世的膠東半島一帶,這裡地方廣闊,雖然大多數都是丘陵地帶,可是並不算是很崎嶇,一部分作為田地,最合適不過,雖然降水量較少,然而早禾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剩下的沿海的地方,王易則是都流了出來--這種地方,修建工廠,是最合適的。

到時候膠東半島的海港,可以作為運輸原材料的港口,然後將原材料送到這裡進行加工,東海那裡還是更適合耕種一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