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劉表也是個牛人,他就偷偷得一個人進了荊州,去了宜城,然後聯絡了蒯良蒯越蔡瑁等人,用蒯越的計謀,請荊州各地的宗賊首領五十多人赴宴--什麼叫宗賊首領?就是各地的那些小家族,看到朝廷亂了,就各自起兵佔據縣城之類的地方,不聽從朝廷的命令。
把這些人都引誘到一起之後,劉表就大開殺戒,把這些人都殺了,他們的部下都被劉表收編,從此劉表就獲得了對荊州的統治權。
單騎下荊州,將荊州重新納入掌控,劉表的能力,也是相當出色的。
可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藉助了太多宗族的力量,尤其是蒯家蔡家這兩家,以至於這兩家的人,基本上控制了整個荊州的高層,就算劉表在荊州的話語權,也不會很大。
對於這一點,劉表也很無奈,可是現在荊州已經是這樣了,所謂尾大不掉,那些宗族都緊密地連線在了一起,哪怕是他,也和這些宗族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以對於這些宗族的反對態度,劉表也只能保持沉默。
而且這幾年來,他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兩個兒子裡,劉琦性格比較懦弱,劉琮年紀還小,也做不了主,荊州的兵力一部分在江夏,被黃祖掌控,一部分在荊州,被蔡瑁蒯良等人掌握,他比較能夠掌控的兵力無非是駐守新野一帶防守曹操的文聘麾下數萬人,以及駐守長沙的侄兒劉磐率領的數萬人,荊州之地,帶甲不下三十萬,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忠心聽命於他的。
更頭疼的是,在荊州高層,士族的力量盤根錯節,就算劉表想要改變一點什麼,也改變不了。
所以他只能保持沉默。
至於益州的劉璋,想得就簡單一些--他倚重的,無非就是東州士,這些人對益州本地計程車族打壓得比較狠,可是他們也是代表著士族的力量,和益州本地士族關係不好,那是爭奪權位和利益,可是如果接納劉備的話,那麼他們本身的利益,也未必能夠保證。
當然了,益州和揚州中間還隔了一個老遠的荊州,不管是劉璋還是掌握益州的東州士們,都不太在意劉備的做法,反正首當其衝的,也不是他們。
這兩個地方,相對要封閉一些,有兩個漢室宗親壓在上面,他們其實也沒什麼野心打出去,保衛自家疆土的想法又很強烈,所以這兩年來,也是埋頭髮展,不管外面的事情。
他們的體量也足夠,荊州足足接近六百萬人,益州少一點,也有三四百萬人,不然為什麼歷史上諸葛亮對劉備說這兩個地方實乃是老天爺留給將軍你的基地,拿到這兩個地方,才有能力去爭奪天下啊。
沒有地盤和人口,說要爭奪天下,那就是空談。
現在三雄並列,在北方袁紹的威脅之下,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不敢輕易的對這兩個富饒的地方下手--畢竟想要拿下這兩個地方,劉備曹操只怕都得出至少絕大部分的力量,才有可能拿下來,到時候袁紹要是出兵了,怎麼辦?
所以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而他們不動,袁紹也不敢動--他也怕曹操劉備聯手起來打他。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雄,就只有別的地方可以打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