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關中之地,一旦安定下來,發展得就很快,而夏侯淵等人的勇武,也讓關中諸將心悅誠服,不管是段煨還是李蒙王方伍習等西涼舊將,還是遠在庸涼的那些八部豪強們,都開始產生了敬畏之心。
終於,庸涼最大的兩股勢力,馬騰和韓遂坐不住了,他們本來就不是什麼西涼主人,只不過在西涼勢力比較大而已,楊秋候選成宜李堪張橫馬玩這些所謂的西涼八部將領,並不是韓遂的部下,而是在西涼各自擁兵,佔據州郡,更像是部落領袖,西涼這些人就算湊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大勢力,而是無數個小勢力組成的部落聯盟罷了。
人多了,心就不齊。
當他們開始畏懼,彼此猜疑的時候,就會爭先恐後地臣服強者。
於是,馬騰和韓遂紛紛派遣質子到許都來,表示臣服,同時送來的還有一些精銳的騎兵,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曹操當然是笑納了,同時還將馬騰的次子馬休,韓遂的次子韓林都放歸了西涼,以表示自己對馬、韓以及西涼諸部是誠心接納,只要承認中央王朝的權威性,並且每年進貢馬匹,就可以了。
這樣的做法,當然就讓西涼諸部更加的覺得心悅誠服。
曹操老辣的政治手腕,在威壓西涼的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先是按兵不動,發展關中,慢慢發展起來之後,就派遣手下大將夏侯淵進入關中,壓制關中諸將的同時,拿南匈奴開刀,展現了武力,同時不斷的放出風聲,讓西涼諸部相互猜疑,最終兵不血刃地讓西涼表示了臣服,雖然這不是真正的加入曹操的勢力,卻最起碼,能夠在很多地方,為曹操所用。
這就足夠了。
關中穩定,曹操的戰略縱深就更大了,就算兗州守不住,還可以退往關中嘛。
當然這是不得已情況的最後一步,現在西北方向的戰爭潛力,和關東比起來,實在是太差了。
現在曹操治下五百多萬人口,倒有接近四百萬是在兗州和豫州,南陽有數十萬,然後整個廣闊的漢中,就算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也不過十餘萬人罷了。
之前的董卓之亂和諸侯伐董,對關中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什麼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這可不是什麼文學藝術誇張,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啊。
這五百多萬人,還是曹操安心發展了這兩年的結果。
可是曹操也清楚地知道,不管是劉備還是袁紹,他們地盤上人口基數,都比自己要大,所以戰爭潛力,也都比自己要強。
除非他們先打起來,不然自己沒機會。
可是如果自己不推動一下的話,也許劉備和袁紹就是先打自己,把自己地盤
分了,再來決戰。
所以曹操之前就先動手了,現在只是看那根daohuosuo,會不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