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置,王易不坐,誰來坐,只怕都坐不安穩。
而徐庶的職位,則是主薄,負責協助長史,秩四百石。
要說給徐庶安排這個職位,劉備也算是煞費了苦心,因為徐庶是沒有功勞的,黃巾賊那幾位,好歹帶了人馬過來,徐晃能夠當中郎將,是因為他本來的官職就是騎都尉了,又是率領三千騎兵投降的,這麼大的功勞,不升級不可能。其他的文官們則都是久在劉備身邊,不說功勳卓著,起碼也能說一句沒功勞也有苦勞,各自六百石也正常,徐庶才跟著王易,什麼都沒幹呢,就加封官職的話,說出去也顯得不公平。
可是王易在來信中把徐庶一頓猛誇,認為他智謀深遠,乃是州牧之才,雖然現在還沒有展現出自己的水準,可是隻要有合適的機會,那立即就是如同墜入囊中,馬上就會脫穎而出,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王易的話,劉備還是很看重的,畢竟王易這段時間展現出來的特異之處,已經讓所有人都為之吃驚了,劉備就更相信王易的話,所以才想方設法的,給徐庶安排了這麼一個位置。
現在徐庶當個主薄,雖然也是四百石的官員了,可是在將軍府裡一點都不起眼,將軍府裡最高的官職長史是秩千石的,下面的重要職位也都是六百石,一個
四百石的主薄,確實不起眼,何況還是協助王易,就更不起眼了。
不過對於徐庶而言,他看重的,並不是這個職位,而是劉備煞費苦心想出來的這種方式。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尊重,照顧到了方方面面,也展現出了對徐庶的看重。
而徐庶連劉備的面都沒見過,為什麼劉備會這麼看重徐庶呢?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王易在信中對徐庶推崇備至,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對劉備王易這兩父子,徐庶現在真的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人都做到這份上了,自己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所以徐庶就決定,接下來的時間裡,一定要更好的幫助王易做事,雖然他擅長的不是內政,而是指揮作戰,現在倒也沒什麼機會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回報劉銘。
放下徐庶的感激不提,太史慈將任命告訴所有人之後,就準備離開了,一來王易這裡不缺會練兵的武將,關羽已經教會了徐晃練兵之法,加上徐盛陳到的協助,就算周倉裴元紹劉闢龔都他們學得慢一點,可是練兵的人手,那是一點都不缺的。
而劉備那邊卻反而開始缺乏這種人手了,現在劉備手下會練兵的將領只有張飛一個,陳登雖然也會練兵,可是他也不想把手伸到劉備的直系部隊中去,畢竟他之前還是很希望廣陵獨立性強一點的,這樣的隔閡,還需要時間來消除,所以儘管劉備將練兵之法也和他共享了,陳登暫時還是隻能去練他的廣陵兵。
這種隔閡,大概要在一起打上一仗,才能夠解決。
所以太史慈現在是劉備那邊非常需要的,有他和張飛兩人,才能夠更好地將徐州本地的那幾萬正規軍,繼續練得更加的精銳。
對此王易也很理解,所以就放太史慈回徐州了。
王易清楚地知道一事,這種兩邊分開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了,進攻袁術的機會,最遲明年,就會到來!
現在,則是未雨綢繆養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