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東漢官制,開府之後,就可以任命下屬了,這些官職和朝廷互不干涉,卻相互彌補,放在劉備這邊,就是他任命的官職,就等同了有朝廷任命的效力,可以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名正言順地行使劉備賦予的權力。
而對於劉備來說,這些官職,他不可能一口氣全部都封出去,開府之後,官職就開始內外有別,級別重要,職務同樣重要。
正式開府之後,劉備就開始給自己的手下們封官了。
陳登正式接任廣陵太守,兼將軍府參軍,秩六百石。
簡雍為東曹掾,統管人事,秩六百石。
糜竺為西曹掾,統管庶務,秩六百石。
孫乾為從事中郎,負責外交,秩六百石。
糜方為倉曹掾,負責糧米入倉,秩四百石。
這是現在還在徐州的文官的封賞,其他的位置不是沒有,劉備特意空著,畢竟他手下現在能用的人才確實不多。
各地的太守縣令什麼的,都是屬於朝廷的官職,沒有特別好的其他選擇的話,劉備倒也不想隨意的動他們,反正現在各地太守縣令的權力已經被壓縮到極限了,也就能管管當地的治安什麼的,軍隊屯糧這些權力,全部都被收到劉備手上來了。
而現在沒有出現的其他人,也都各有封賞。
在東漢的時候,中郎將、校尉這些都是非常高的官職,中郎將和校尉基本上都是秩比兩千石,是僅次三公九卿這種朝廷重臣的大官,可是亂世起之後,有軍功的人越來越多,中郎將和校尉都淪落成低階武官了,也就比軍司馬曲長屯長這些要高一些,不如雜號將軍,只不過劉備這個左將軍,能封的軍職,最高的也無非就是這些中郎將和校尉了。
不過對自己的部下將領,劉備倒是比較大方的。
關羽,左中郎將;張飛,右中郎將,都是秩千石。
太史慈,虎賁中郎將,秩千石。
這也是現在劉備手下掌軍的武將中,最高地位的三人了,不過以他們的功勞和地位,這也正常,關羽張飛跟隨劉備最久,太史慈晚一點卻地位超然。
新加入的徐晃升級成為羽林中郎將,徐盛是校尉,僅次於四位中郎將,而陳到周倉裴元紹劉闢龔都這五人,則是軍司馬,也算是躋身了劉備軍的中層將領之中。
這些人的官職,都好安排,哪怕像周倉他們這些才加入的前黃巾頭領,畢竟他們是帶兵來投的,也都算是不小的功勞,又是在軍中,直接升成軍司馬就很正常了。
然而徐庶的安排,卻讓劉備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