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穆風關閉了螢幕裡的財務報表,一份假的報表,還有什麼可研究的呢?
這時,穆風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為了聯絡和買賣股票方便,穆風買了兩部手機。他本想送給童茗一部,發現童茗也剛剛買了電話,只好把另一部手機送給了師孃蔡萍。
“穆風,你在哪裡呀?還在鑼鍋巷吧?”
電話的另一頭,童茗的聲音傳了過來:“我到這附近了,在營業廳的馬路對面,你能走了嗎?”
“哦,我在裡面,正等你電話呢,我這就下樓。”
穆風並沒有掛死電話,而是一邊收拾揹包,一邊繼續說著:“你別急啊!我馬上就下樓,我拿了幾本書,你等我兩分鐘就行。”
今天的早些時候,童茗說要在市內陪一個朋友談事情,離穆風所在的營業廳不遠。
因此,兩人約定晚上一起去春熙路的夜市逛一逛,吃些小吃,也算是當做晚飯了。
之後是打車回學校?還是找個地方住一宿?
穆風沒有想好,終歸是要看童茗的意見才能做決定。
“大叔,謝謝您呀!上邊的電源我都檢查過了,燈也關了,我先走啦!”
走到大門時,穆風與守夜的門衛打著招呼,同時也將一盒“阿詩瑪”遞到了中年男人的手中。
男人笑著替穆風開啟了門:“小穆呀,天黑了,自己多當心些,有事就回來找我。”
能使用總經理的辦公室,這個年輕人必定不尋常,再加上穆風遞來的香菸,這讓男子的笑容很熱情,甚至帶了幾分諂媚。
“嗯,好的,您歇著吧!”穆風並不在意男人的表情。
他回了一句後,趕忙走出了大門,朝著等在馬路對面的童茗跑去。
★★★
春熙路位於錦城的錦江區,覆蓋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臨街區域。
民國時期,春熙路是以軍閥楊森的頭銜而命名為“森威路”,之後又改成了春熙路。
至於名字的由來,有的說是出自“春風和煦,民子熙熙而來”,也有的說應該出自《道德經》中的“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總之,不管出自哪裡,春熙路的街名也就此傳到了現在。
清朝的時候,這條街道曾是按察使衙門的所在在。民國以後,衙門也就廢棄了,巷子裡住了許多棚戶人家,也開了不少的小商鋪。
昔日的官場,轉眼間就變成了市場。
小商販們的叫賣聲,店鋪的字號旗幌,交易買賣的討價還價,人聲嘈雜,聲聲入耳,小商品市場也就這樣形成了。
1992年,錦城市政府重啟了春熙路的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