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搖頭“不睡了”說話間,哈欠連天。
洗漱好,跟季燕來交代人他帶著阿麗把隔壁院子打掃打掃。她自己轉身出了門。季燕來站在門口瞧著一身勁裝的若水朝前跑走,他心裡奇怪:她不是不會武功嗎,怎麼有這個長跑的習慣。看她這模樣,是個老手的。
阿麗站在院子裡,等著季燕來帶自己幹活,可這人一直看門外,那方向好像是姑娘跑的方向。
幾圈下來,若水有些氣喘吁吁了,心裡裡想著:可不能再偷懶了,不然,這長跑的功夫就廢了。學習真的是逆水行舟,你不進它就退啊! 當然這一路上沒少收穫異樣的眼光。行人們都想著,這個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在幹啥呢,莫不是後面有人追。
飯後,若水帶著大武來到街上,先到那木匠鋪子定製案几,而後去勞力市場找了三人回去砸牆,搞裝修。
大院子有六間正房,左右各三間廂房。若水想著,把正房一分為二,中間打通,改成倆個大教室了。左邊的三間房不動,留著給先生們居住。右邊原本是灶間和雜物間,現在把灶臺拆了,一大一小的倆間房。
這一天下來,雖然吵是吵了點了,可效果卻很明顯。
砸了牆,還得修補修補,其後倆天,泥瓦匠粉刷匠輪番進場。
這麼大動靜人們自然要問,這是做什麼了?
若水趁此機會給大家說,要辦學塾,束脩還沒定,但是不貴,如果實在沒錢,也可以拿東西抵,沒東西抵的,可以做工來還。她還特意強調,也收女童。這一番話讓阿麗的心情很好,自此,她打起十二分精神天天盼著學塾早一點辦起來,也不怕苦不怕累的幹起了平日在她眼裡的粗活。
鄉鄰們對這件事很有興趣,也很上心,有幾個人,天天來看,問問束脩幾何,什麼時候開課。
若水讓季燕來在鋪子裡也幫著宣傳宣傳,按沈南行的說法,客人們也都很心動。催著問到底要多少束脩呢!
硬體基本上差不多了,得去尋訪好夫子了。這個事得找個靠譜的人才行,找誰呢?若水思考了良久,覺得還是去找餘錦年餘大人比較合適。畢竟他是主管學塾的上官,對城中士子的情況應該是比較瞭解的。
若水是行動派,說幹就幹,這是她的優點。估摸著家裡到署衙的距離,瞧著也到下衙時間了,若水就帶著阿麗來到署衙前等著。運氣不錯在再等了一柱香的功夫就看見餘錦年牽著馬出來。
若水搶步上前 “餘兄”
餘錦年“哦,若水姑娘,有事”
若水笑盈盈的點頭“是有事想請教餘兄。不知有時間沒有”
餘錦年和煦的笑“有”
若水“那咱們就到上次遇到的那家茶館去坐坐!”
季燕來師徒走在回家的路上,忙了一天,看著這街景是一種享受。
“師傅,那不是東家嗎?”小徒弟沈南行指著前面的人道。
季燕來也早就看見了。
“和東家並肩走一塊的人是誰?”沈南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