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們有出息,砸鍋賣鐵我們都要供;要是他們沒那個本事,念一兩年就讓他們回來。讀了書識些字,也好送到鎮子上或者縣城當個學徒,不拘學什麼,學一門手藝總是比我們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要強。”
“等再過幾年,我們也供老三家的五郎八郎唸書。也跟他們哥哥一樣,學得好就繼續念,學不好就去當學徒。”
蘇老爺子一番話讓大錢氏沉默了,他們確實虧欠老二和老三良久,特別是老三,這麼聰陰的一個人,當初要不是……
哎,往事不提也罷。
良久,她道,“行!那就送三郎四郎去學堂!”
……
大錢氏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第二天天還沒亮就匆匆去了鎮上,不到中午就回來了。
她帶回來了40只雞,10只鴨子。
鴨子全部都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小鴨崽,雞有30只小雞崽,還有10只半大不小的雞。
看到婆婆買這麼多雞回來,劉氏和楊氏都驚呆了。
劉氏不解地問大錢氏,“娘,你為什麼買這麼多雞鴨?”
莊戶人家家家養雞鴨,但每家就養那麼幾隻,絕對不可能養太多。
因為養多了費糧食,他們自己都吃不飽,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餵雞鴨?
大錢氏可沒有給兒媳婦解釋的意思,不耐煩地說道,“我買什麼回來還要向你報備不成?”
劉氏訕訕,“娘,我這不是就問問嘛!這麼多的雞鴨,我們家沒那麼多糧食喂啊!”
“糧食不會少了你吃的!”
大錢氏氣沒好氣道,開啟籠子把那些雞鴨都放出來,一邊“咯咯咯”叫喚著一邊往地上撒穀子。
喂完後,大錢氏又去找了老二蘇永祿,讓他給編個大一點兒的雞籠。
現在家裡的雞鴨多了,雞籠不夠大還真不夠住了。
劉氏撇了撇嘴,有些不滿。
她跟楊氏抱怨,“二嫂,你說娘是不是有毛病,我們人都吃不飽了,還買這麼多雞鴨。等雞鴨大了吃得也多了,我們還吃什麼?”
楊氏悶聲幹活,沒吭聲。
見沒人接話,劉氏有些不滿,忍不住拔高聲音。
“二嫂,你就沒點想法嗎?娘突然間買這麼多的雞崽鴨崽回來養,你不覺得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