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的臉上微微的露出震驚的表情,沒有想到,眼前的太子殿下居然會有如此博大的胸襟,還有聲名遠慮的想法。
只怕未來的大唐王朝交到這樣的一個人的手裡,也能開創出一片盛世天地。想當初他們這些人跟隨著秦王李世民打天下,不就是希望有一個太平盛世嗎?
“太子殿下的垂愛之情,老臣銘記於心。”徐茂公立馬俯身下拜,“罪臣生是大唐的臣子,死毅為大唐的魂。”
“本宮定然信守承諾。”
不過短短兩盞茶的功夫,大唐王朝未來的局勢在李承道和徐茂公的交鋒之下早已成為了定數。
三日之後,勤政殿傳出一道新的旨意:
奉天皇運皇帝詔曰:“昔日秦王舊將赦免前罪,一切待遇俸祿不變。另外封秦王李世民為息王安葬在太穆神皇后陵寢旁。秦王妃長孫氏賢德淑良封淑妃納入宮中,然秦王之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其女李明華等全部賜死。欽此!”
其聖旨一出,朝野內外無不正經。曾經大唐王朝的守護神、立過赫赫戰功的秦王李世民就此落幕,甚至連他的子嗣都犧牲在這場宮廷之變中。
秦王妃長孫氏接到聖旨之後落淚哭泣,上聽聞,親自安撫。然昔日的秦王妃,現在的淑妃幾次破口大罵於帝前,帝不動怒。
同年六月,新帝李建成與太和殿繼承皇位,改年盛世。寓意未來的大唐必然一片繁榮昌盛。封皇長子李承道為太子,二皇子李承訓為魏王、李承宗為晉王、已故子李承玄追封為趙王。嫡妻鄭氏觀音封文德皇后、黛姬封貴妃、昔日張妃封德妃、尹妃封賢妃,其他地位比較低的切實分別分為九嬪妃或者才人、美人。
從此以後,大唐王朝開啟了新的篇章。
建成新皇初繼位期,每逢遇到朝中重要的決議必然會與太上皇李淵商議,以示對太上皇的尊重。皇后鄭氏每遇逢年過節必然成昏定省,李淵雖然心中不情願,但也迫不得已接受了現在的狀態。
在李建成的主持下,大唐王朝的局勢慢慢的恢復了平穩。對內興國安邦、鼓勵農桑,對外抵禦強敵、結交友鄰,處處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息。
李承道看著蒸蒸日上的國力,心中安慰了不少。看來當年冒險的玄武門之變,在今天總算是有了回報。即便是沒有了秦王李世民,大唐王朝依然可以開闢出一番新的天地。
希望昂不愧於列祖列宗,屹立於天地之間;下可以對得起黎民百姓一傳千秋萬代之舉。
盛世九年,太上皇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歲,廟號高祖。同年農曆十月,安葬於獻陵其妻竇氏也加號太穆皇后祔葬。
自此以後,大唐王朝正式被唐武宗李建成所繼,宮廷內外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
太子李承道屹立於太和殿之巔,看著這繁花似錦的大唐王朝,嘴角微微向上,一揚露出了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