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冬至。
這一日,揚州城內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揚州城處處盪漾著一股祥和溫馨的氣息。
百姓們紛紛在家中釀米酒、吃湯圓,享受著他們辛勤勞作了大半年所帶來的的勞動果實。
在揚州城的中心處,皇宮內更是一番喧鬧氣派的景象。
不僅僅是因為冬至這個節氣,更是因為在這一天,大理使者已經抵達了皇城,即將入宮面見聖上。
按照規矩,每年大理使者前來朝拜時,都會組建一支至少百人的隊伍。
若在外人眼裡,定會認為大理作為番邦,謙卑至極,竟會派出如此龐大的使團隊伍,足以表示他們作為番邦,對於齊國的尊敬之情。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大理派出如此多的使者,只是為了能帶更多的賞賜回家罷了。
本以為他們浩浩蕩蕩只為虔誠拜訪,實在沒想到他們大費周章只為把大齊搬空!
當然,這一年,也不例外。
號角聲吹起,揚州城門大開。
只見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著華服,頭戴裘帽,耀武揚威地策馬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他的身後,正跟隨著一支長不見尾的百人隊伍。
隊伍趾高氣昂,神情傲慢,根本不似來向天朝朝拜的番邦,反而像來勢洶洶侵佔土地的土匪。
百姓們一年只能見一次這樣的陣勢,紛紛跑上街來,對著龐大的隊伍指指點點。
“大理人長得和咱們齊國人果然差不多哦。”
“你懂個屁,大理本身就該是我們齊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祖宗看不上這片高寒之地,讓他們自己管自己罷了!”
“看帶頭那個,好像之前從來沒見過這個人啊!”
眾人循著方向看去,只見領頭之人身騎高頭大馬,氣宇軒昂,一雙眸子在裘帽之下閃爍著熠熠光輝。
他身形修長,即便坐在顛簸的馬背上,但還是將腰桿挺得筆直,當真是“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引徐”。
尤其是這一身錦帽貂裘,將他襯得格外雍容華貴,配上他清冷的面龐,使他酷似雲中逸仙。
聽到人群中的一陣騷動,男子側過頭來,清冷的眸子淡淡掃過眾人,瞬間就引得一陣少女驚呼一片。
“啊!他看我了,他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