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再用沒問韋扶風什麼私事,宴請待客,品茶聊說。
韋扶風留宿州衙,次日一早離開去往忠義軍地盤。
......
揚州軍府書房,一名返回來的斥候,稟告韋扶風的行蹤。
斥候跟蹤韋扶風一行,直至忠義軍地盤邊緣而終止。
楊行密滿意,楚瑜只與光州刺史見過,想是以前相識的禮貌性拜望,確實真的奔去了長安。
楚瑜意圖接來母親奉養,表明了餘生紮根江寧的意願。
......
韋扶風一行抵達鄧州治鄧縣。
韋扶風的祖父,曾經任職鄧縣縣尉,黃巢之亂髮生,棄官跑去長安避禍。
鄧縣城瀕臨湍河畔,湍河經新野匯白河入漢水,再通大江或金州。
三國時期,曹操依託南陽盆地為後方糧倉,為赤壁之戰運糧草,供應大軍作戰,南陽盆地古稱宛城。
韋扶風來到鄧縣,主要是取得通關文書,貿貿然跑去魯陽關,或許遭到兵禍加害。
韋扶風尋到趙匡明府第,一座有些破舊的宅院。
平民富戶規格的門樓,大門斑斕,若非門口兩個守衛,很難認為這裡居住大人物。
韋扶風報名楚瑜,守衛入內通報。
趙匡明走出大門,一見驚喜說道:“真的是兄弟來了。”
韋扶風微笑回應:“我來叨擾大兄。”
“說什麼叨擾,快請進。”趙匡明笑語,熱情的請了韋扶風入內。
韋扶風走過堂道進入廳堂,掃一眼陳舊的陋室。
趙匡明說道:“兄弟請坐,這裡是我租賃,襄陽家宅回不去。”
韋扶風點頭,走去客位坐下,椅子吱呀一聲晃動,好在承受住的沒有散架。
趙匡明坐下,問道:“兄弟怎麼有暇來了南陽?”
韋扶風回答:“我有私事去往洛陽,尋上大兄求得通關文書。”
趙匡明意外,說道:“洛陽宣武軍地盤,兄弟不宜去往。”
韋扶風輕語:“我喬裝走一遭,洛陽之後去往長安,一晃離開故鄉多年,我三十歲。”
趙匡明說道:“男人三十正當壯年,兄弟老氣橫秋的不妥。”
韋扶風一笑,說道:“回去故鄉走一遭,日後或許回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