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樞的長沙府與洪州之間,只有一個袁州(宜春),袁州是溝通兩地的最短必經之路。
田雯兒命令長沙府出兵迎親,十日內抵達洪州,搶在淮南軍前面接走鍾毓秀,至於左氏願不願出遊,給個避難機會而已。
......
張贇聽從‘刺史夫人’吩咐,跟隨信使去往洪州,尋找韋扶風繼續伴隨。
田雯兒沒有讓張贇攜帶書信,顧慮途中出事洩密。
鎮守長沙府的都防禦使田文,接到田雯兒的緊急軍令,不敢怠慢,當日出動五千軍力,輕裝揹負糧食和錢財,要求一日最少行軍百里。
韋扶風在江州船裡停留兩日,啟程去往洪州,一路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急於趕路,中途跑去廬山遊覽。
親兵頭目勸說韋扶風,不能誤了軍令大事。
韋扶風笑著駁說,大軍進攻洪州,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和行軍,過早進入洪州城,等候的日子越多,越容易被盤查暴露。
親兵頭目說不過,只能跟隨韋扶風消磨時間。
韋扶風的心境類同文人雅士,十個大老粗的親兵,對於廬山景觀毫無興趣。
廬山,位於鄱陽湖之西,南靠滕王閣,北依滔滔大江。
廬山屬於避暑勝地,氣候春遲,夏短,秋早,冬長。
廬山雨量豐沛,瀑布壯美,雲霧較多,形成很多妙境奇觀。
韋扶風滯留廬山觀景,以至於張贇先一步抵達洪州,獨自打聽尋找韋扶風。
信使則是去往刺史州衙,通知迎親事宜。
鎮南軍行軍司馬陳象,接見川南軍來使。
陳象袁州新喻人,做過縣衙胥吏,投奔鍾傳成為謀士,逐步升任,直至位高權重。
信使見禮,說明來意,告知扶風侯非常重視聯姻,出動五千軍力迎親,請鎮南軍快馬通知袁州,允許迎親軍力透過。
陳象詫異,至於出動五千軍力迎親嗎?
信使又道,扶風侯十四夫人來過洪州,受到左氏熱情款待,十四夫人邀請左氏舉家做客觀禮,一切來回耗用川南軍負擔。
陳象聽了理解,信使又道,扶風侯爺前段時間在荊州中箭,修養恢復痊癒,急於去往洱海督軍,請新夫人快些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