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的鎮南軍幫助攻陷武昌城,江州的鐘匡範,說好了出兵幫助鄂嶽軍,只是相比洪州的鐘匡時,遲遲的沒有出兵。
思慮片刻,韋扶風起身找來文房四寶。
書信一封:“曉諭杜使君,江州刺史狼子梟匪,必然貪婪杜使君水軍,請及時離開,去往宣州歸附田使君,可保富貴不失,宣州官員楚瑜舉薦。”
放下筆,吹乾書信收藏,韋扶風離開駐地,出門主動有四個護衛跟隨,一直走到湖口碼頭,一眼望去全是軍兵,停泊的船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只望不盡。
韋扶風止步觀望,望著運載軍糧上船計程車兵。
片刻後取出書信,吩咐一個護衛:“這封書信交給運糧的鄂嶽軍,轉交鄂嶽軍節度使。”
護衛遲疑不接,問道:“大人,這個書信,什麼意思?”
“副使大人不在,我代替書信問候一下,告知待得副使大人回來,會見鄂嶽軍節度使。”韋扶風解釋,他知道四個護衛不識字。
護衛點頭,接過書信去往,韋扶風畢竟是武官,李振只是吩咐看著韋扶風動向。
韋扶風代替副使大人問候,‘送帖子’預約會見,合乎情理。
護衛先與外圍的江州兵說話,順利進入送出了書信,返回後,韋扶風迴轉城內,他儘可能的謀事,未必得償所願。
......
接了書信的鄂嶽軍,轉交書信,告訴杜洪,宣武軍的李振大人送來的書信。
杜洪看過愕然,書信內容根本不是來自李振,一轉念,知曉是假冒李振名義,才能透過江州軍的封鎖。
杜洪看著書信沉思,他的地盤鄂州為主,江北還有黃州安州,只是統治薄弱,川南軍必然乘勝進取黃州。
杜洪逃來大江下游的江州,意圖依靠江州軍和宣武軍,反撲奪回鄂州,可以說沒有別的選擇。
這封信,杜洪猜度,應該是宣州田珺的屬下,潛伏在江州觀風,這個楚瑜官員,代替田珺招攬他。
糾結一炷香,杜洪抉擇投奔宣州田珺,如今的他弱勢,鍾匡範類似一頭惡狼,確實能夠吞掉他。
另外,杜洪怨恨朱友恭,指望依靠宣武軍奪回地盤,實在是希望渺小。
次日,天矇矇亮,獲得江州給養的鄂嶽水軍,突兀的開拔離開湖口,去往大江下游。
韋扶風得悉,開心的笑了,沒有了鄂嶽水軍,江州水軍出兵的機率大弱。
估計此時的江州刺史鍾匡範,暴跳如雷,到嘴邊的肉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