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沂只是新進提拔,雖然彪悍兇惡,但沒什麼威望,其它主將也不是吃素的,甚至有人嫉恨劉洪沂超越自己。
分歧的根由,主將認為劉洪沂的打秋風,明顯無理取鬧,能夠正常背貨換銀子,何必打秋風交惡。
劉洪沂想要回去,可以向節度使大人請令,這麼激化下去,後果血戰,得不償失。
......
乾寧四年正月(897年),令狐婉兒身在大理城擔憂煎熬,韋扶風即將啟程離開夜郎府之即,李雪柔書信送往洱海之時。
潼關軍藩鎮所在的華州,突兀的軍力調動,數不清的潼關軍踏破正月裡的寧靜,奔向守衛森嚴的大唐皇帝行宮。
皇帝行宮只是一座大宅,大宅周遭的一片居宅被佔據,一千禁軍鎮守,地狹人多,自然顯得守衛森嚴。
但事實上,一千禁軍的武備很差,基本長槍兵。
數不清的潼關軍圍住皇帝行宮,禁軍驚慌失措,扈蹕都將李筠聞訊奔出主持,大聲呵斥穩定軍心。
禁軍在號令下排兵佈陣,長槍齊刷刷朝外守禦。
大量披甲潼關軍殺氣騰騰,與麻衣長槍的禁軍形成鮮明對比。
禁軍氣勢低迷,人人面色驚惶,有的左顧右盼,軍容散亂。
扈蹕都將李筠沒有驚惶,臉色沉重的右手緊握刀柄,潼關軍的發難在他意料之中,但大過年的兵戎相見,又是讓他意外。
韓建一身甲衣,虎步走出軍隊,昂首呵斥:“你等讓開,本軍覲見陛下。”
很多禁軍扭頭看向扈蹕都將李筠。
李筠不得不出頭,起禮回應:“請大人稍候,陛下旨意很快就來。”
“大膽,本軍覲見陛下,何時需要通稟,讓開。”韓建呵斥。
“往日大人與陛下商議國事,可不曾這般陣仗,卑職職責在身,請大人稍候。”李筠態度強硬回應。
韓建大怒,抬手點指喝令:“殺了這個狗賊。”
潼關軍哄諾,一湧而去,禁軍驚惶退怯。
都將李筠驚惶的不知所措,主要是皇帝弱勢,不能給予禁軍心理上的支援,事情鬧大,結果都是皇帝殺自己人賠罪。
潼關軍殺氣騰騰的撲近禁軍,一些禁軍的心理防線崩潰,驚惶後退,結果帶動整體膽怯逃避。
都將李筠拔刀抵抗,被數名潼關軍聯手斬殺,禁軍紛紛拋下長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