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縣,一方軍雄韓建的地盤。
韋扶風豈敢率軍回去上洛縣,他安置扶風軍之後,悄然帶著小雪和五個屬下離開藍田縣,乘坐兩輛馬車回去了上洛縣。
一別數月,離開時春寒透膚,歸來時夏日炎炎,韋扶風懷著忐忑,思念的心情進入上洛縣城。
入城後走觀,看見流民依舊很多,與走時幾乎一樣。
“耳聞韓建愛民,對於商州不管不問,最少應該施捨薄粥。”韋扶風內心腹誹的責問。
但事實上,韋扶風心知韓建救濟不起。
亂世之中,藩鎮群雄要想不被覆滅,只能儘量的養兵壯勢,糧食是能夠養兵的根本,韓建只能吸納流民中的壯士為用。
韋扶風入主的瀘州,靠的是吞滅大戶獲得了養軍資源,又因為瀘州未遭兵禍洗劫,所以流民大量遷去。
韓建的地盤屬於四戰之地,東有河中軍勢力的陝虢節度使,北有黃河北岸的河中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的威脅。
西有京兆府,以及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的虎視,南有忠義軍節度使(山南東道)的威脅。
可以說韓建所佔的地盤很苦,勢力很難擴張壯大,四鄰皆敵。
其中黃河北岸的藩鎮勢力,對於韓建的威脅最大。好在河東軍李克用主要針對宣武軍,從未進攻過黃河南岸的潼關(華州)。
韓建向南方進奪了商州,向南進軍是唯一能夠發展的方向,蠶食山南東道,韓建才能獲得更大的勢力。
只是韓建不能向南出動太多軍力,否則老巢華州不保。
走在途中,韋扶風為小雪和屬下找了家客棧棲身。
屬下不知道韋扶風為什麼來到上洛縣,韋扶風也不想讓屬下知道他的根腳。
獨自一人,韋扶風轉而去往老馮的居處,他要了解一下上洛縣的近況,做到心中有數。
走到崇義坊,韋扶風輕車熟路的抵達老馮居處,走入院落就是一怔,看見了五個陌生的老少人物。
一見走進來的韋扶風,兩個坐著的男女老人,吃驚的起身,三個孩童也驚怯的看著韋扶風,有一個疾步跑到了老人後面。
看著五個衣衫襤褸的陌生老少,韋扶風神情平靜,問道:“秦飛虎呢?”
“你是?找秦哥兒。”男老人驚疑回應。
韋扶風點頭,道:“吾姓韋,秦飛虎的公子。”
“哦,莫非是十七公子,秦哥兒走時,說過這宅院是十七公子的,小民見過十七公子。”男老人恭敬見禮。
韋扶風微皺眉,秦飛虎是個孤兒,被老馮收養。
老馮一向自視韋扶風的僕從,秦飛虎也成了韋扶風在外面的家僕,飛虎的名字還是韋扶風給予。
“他去那裡了?”韋扶風略顯不悅問道,因為入蜀危險,他有意留下了十四歲的秦飛虎。
“秦哥兒入軍了,聽說是被一位將爺看中,小民是秦哥兒好心收留的,秦哥兒說了,若是十七公子回來,說他不會忘記公子的恩德。”男老人恭敬的說道。
“入軍?那一軍?”韋扶風問道。
“秦哥兒沒說。”男老人苦臉回答。
韋扶風皺眉思索:“飛虎只能在城中遇上將官,莫非是入了韓建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