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梟> 第196章 河西資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6章 河西資訊 (2 / 4)

李子奇無法清楚鳳翔府的軍政,資訊多數是聽說來的。

李子奇在成都府任職兵馬使,統領兩千普通軍力,主要是城外剿匪和鎮壓地方,事實上沒有受到信任重用。

初至成都的時候,曾經是鎮守成都城池的領軍之一。

但如今鎮守城池的領軍,多是李茂貞兒子的親信,李子奇被排擠在外。

雖然李子奇似乎沒什麼大用了。

韋扶風依然信守承諾,任職李子奇父親永州刺史,依然認可李子奇的潛伏功勞。

李子奇送來的資訊也有重要的。

例如有關王建的情況,就是李子奇告知的,否則韋扶風還真忽略了那個敗逃的梟雄。

瀏覽中,韋扶風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資訊。

河西發生過內訌兵變,歸義軍節度使屬下索勳,殺了節度使取而代之。

被殺的節度使名張淮深,前任節度使張議潮的侄子。

韋扶風對於大名鼎鼎的張議潮,印象非常深刻,敬佩。

安史之亂髮生,吐蕃乘虛進奪隴右與河西地域,在隴右與河西實施殘酷的奴隸統治。

吐蕃人野蠻,不喜農業生產。

佔據河西之後只許存在草牧業,使得河西溝渠廢置,農業荒蕪。

河西人承受了殘酷盤剝和屠殺。

張議潮出身沙州望族,望族就是地方豪族。

但在吐蕃的統治下,望族也是水深火熱,苦不堪言,日漸貧困衰敗。

張議潮,發動了反擊吐蕃統治的起義戰爭。

沙州起事的浴血奮戰,數次擊敗吐蕃軍,繼而如同星星之火燎原,引發了河西普遍的反抗吐蕃統治。

張議潮擊敗吐蕃軍之後,吸納或聯合河西其它反抗吐蕃的勢力,一步步奪取瓜州,肅州,甘州,建立了歸義軍。

後又揮軍奪取北庭三州,之後用了三年血戰,奪取軍事重地涼州,吐蕃勢力被徹底的趕出河西走廊。

張議潮在與吐蕃戰爭中,遣使請歸大唐朝廷,被認可為歸義軍節度使。

此後,張議潮繼續與吐蕃戰爭,向南逐步奪取湟州,河州,蘭州。

據有河湟之地,被大唐朝廷又任職為隴右節度使。

隴右節度使的治所是湟州青唐城,曾經的河西節度使治所是涼州武威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