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梟> 第三卷 南征開疆 第165章 內外局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南征開疆 第165章 內外局勢 (1 / 3)

根據送來資訊,韋扶風知道孫儒敗亡之後,楊行密收降數萬孫儒軍力,擇其悍勇之輩建制精銳牙軍,名為黑雲都和黃頭都,佔據浙西數州和淮南道。

皇帝承認楊行密是淮南節度使,加封為弘農郡王,其手下大將也分獲類似藩鎮的官職,最有名的是朱延壽任職壽州刺史,防禦使。

安仁義任職浙西潤州刺史,防禦使。田珺任職宣歙觀察使,宣州刺史。

楊行密坐鎮大江北岸的揚州,楊行密佔據淮南道不久,就遭到徐州武寧節度使時傅南下進兵,楊行密迎戰,擊退武寧軍。

看了資訊,韋扶風知道楊行密佔據淮南道,基本大局已定,皇帝痛快的承認楊行密,加封郡王,用意自然是為了牽制宣武軍朱溫。

皇帝是想兩虎牽制,但對於韋扶風而言沒什麼益處,宣武軍和淮南軍都有可能向西進攻。

尤其是楊行密,一旦穩固統治,必然向西進軍,好在有鄂嶽軍,荊南軍,忠義軍阻擋。

目前看,楊行密需要休養生息,面臨宣武軍和徐州武寧軍的威脅,或許幾年之內,只能鞏固已有地盤,但也不排除,宣武軍南下滅亡楊行密,奪取淮南道。

河東軍的資訊,戰勝了北方的盧龍軍(北京)入侵。

鳳翔軍的資訊,還是繼續囂張跋扈的上書刺激皇帝,關於皇帝的資訊,似乎是沉穩了。

荊南軍和鄂嶽軍的資訊,都在加強武備,兩軍沒有進襲巴東或潭州的跡象。

涪州的三萬軍力轉戰之後,荊南軍成汭,也沒有乘虛進奪歸州和夔州。

浙東的資訊,浙東觀察使董昌,接納了馬殷和王氏歸降,其勢力擁兵十多萬,可謂兵多將廣,實力雄厚。

董昌沒有進奪浙西的江寧,潤州和常州,任由楊行密勢力立足。

據探得的資訊,浙東統治內部存在不和,董昌手下的大將錢鏐,功高震主,任職浙西杭州刺史,擁有數萬直屬軍力。

董昌坐鎮越州,與錢鏐維持著表面上的主屬關係。

江西鎮南軍鍾傳,對於韋扶風奪取贛州默然由之,但其正在積極的整頓吏治和軍力,啟用很多才能之士做官,禁止來自浙西的流民還鄉。

韋扶風勢力自身,潭州因為嶺南的潭州軍戶返回,農業還算及時的做到了大半保收,朗州和湮州因為水患,收成欠佳。

川南那裡的收成尚可,勉強能夠當地養軍一年。

夜郎府的農業,根據田雯兒所說收成頗豐,可養十萬軍力一年,還有茶葉的大量收穫,那都是楊端留下來的成果。

黔州和施州的收穫一般,能夠自給自足,嶺南的收穫也是一般。

福建的收穫尚可,主要是泉州農業發展的很好,福州收成一般,福建勉強能夠養軍自足。

楚言和任職泉州刺史,收降了澎湖水軍,也關注了澎湖縣。

他說流求島極大,就是一片海外疆域,適合大力發展農業,鹽業,漁業,只是流求島存在兇悍土人,不易對付。

另外福建一帶山海,存在很多山匪海盜,澎湖水軍就是為了對付海盜建制。

海盜常常隱藏流求島,故此對於流求島必須重視,否則任由海盜佔據,會讓福建沿岸不勝其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