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點頭,說道:“本軍不留你,你即日離開,先去渝州都督府簽到,之後回去湮州上任。”
李章起身恭敬道:“屬下告辭。”
韋扶風輕嗯點頭,看著李章離去,他讓李章去一趟渝州,用意是讓李章見識一番,感受川南統治的大勢,震懾其心。
見過李章,韋扶風陷入權衡思量,朗州的防禦實力不足,主要是武備缺乏,人心未附。
巴東能夠獲得川南軍的及時支援,朗州孤懸。
王文濤的戰報,提起沅江繞城的防禦工程,韋扶風覺得不妥。
一是工程需要時間和大量勞力,二是不利於地方的治理髮展,造成進出不便,非長久之計。
韋扶風之前有計劃進取湖南潭州,潭州自古算得人文興隆之地,有一座佔地很廣的長沙堅城,類同西川的成都府,適合做為立足根本。
只是事出意外,川南軍先一步佔據朗州和湮州,為日後進取潭州有了根本之地。
但是朗州和湮州處於四方皆敵的情形,南方武安軍周嶽(長沙府),北方有荊南軍成汭,西方僚人族。
東方瀕臨八百里洞庭湖,湖東的鄂嶽軍杜洪能夠自水路進襲,還有更遠的鎮南軍鍾傳,擁兵十萬虎視眈眈。
權衡良久,韋扶風終是不敢向朗州增兵和撥給軍器,他的心中川南才是根本。
向朗州增援,對於川南,巴東和金州的防禦都造成削弱,朗州軍力不能及時回援巴東和金州。
......
大明宮,延英殿內,昭宗與宰相們議事,首先是決定大順改元景福,大順年號只用了兩年。
次之是宣武軍朱全忠擅兵攻陷孟州,河陽節度使趙克裕退守洛陽。
宣武軍大肆的攻城略地,擴張勢力,讓朝廷深感其憂,商議後無計可制。
第三是朗州來了使者,稟告武貞節度使進襲雲安鹽井戰亡。
其屬下甘鳳池,向朝廷請任朗州刺史和武陵都防禦使,甘鳳池願向朝廷納貢。
昭宗看了請求覺得奇怪,問道:“朗州和湮州置立武貞軍節度,甘鳳池為何降格請任都防禦使?”
崔紹緯道:“朗州治是武陵縣城,其人棄高就低的請任,或許不能掌控湮州,或者認為求低更容易獲得朝廷任職。”
昭宗點頭,他對大江以南的西南地域不甚重視,朝廷也失去了控制,只能接受那些叛逆的請任,避免大唐疆域分裂,朝廷一旦拒絕,叛逆有可能裂土立國。
第四個議題是成德節度使王鎔,與幽州節度使李匡威合兵十萬,正月裡與河東軍在雲州和代州繼續交兵,議論後,遣使詔令和解。
......
韋扶風與大娘和明玉抵達長安城,來到長安之前,他傳令駐紮安業縣的兩千扶風軍,在年前分批進入長安駐紮。
川南之外的扶風軍有五千,一千常駐青龍坊和守衛曲池,基本是長槍兵,兩千常駐安業縣隨時待命,兩千守衛金州內城門,原本在均州和房州的川南軍已然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