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韋扶風身在榮州公井縣城,冷眼觀望外面的形勢變化,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大軍介入蜀地爭奪,也是出乎韋扶風的意外。
韋扶風陷入猶豫抉擇,鳳翔軍李茂貞的強勢介入,使得巴蜀局勢出現了轉變。
原本預測形成西川王建,楊守亮和川南的共存局面。
如今李茂貞的介入,讓韋扶風有了進取之心,是不是乘機進取西川?還是繼續觀望下去,任由李茂貞取代王建佔有西川。
權衡一日,韋扶風決定繼續觀望,他認為進取西川很難守禦,招惹楊守亮和李茂貞的聯合反擊,引火燒身的得不償失。
......
彭州的大決戰,最終以李茂貞和楊守亮的聯軍獲勝。
王建的軍力多數是豪族勢力,缺乏統一的戰意,王建強勢之時,能夠強者恆強,獲得豪族效力。
一旦面對勢均力敵的軍力,經歷了多年苦戰的王建軍內部,自然而然出現散沙心態。
王建佔據西川未久,來不及鞏固統治,打散豪族軍力整編。
兩撥如海大軍潮湧奔戰,轟然交鋒之後。
不過片刻,王建軍的兩翼出現潰敗,繼而連鎖反應的兵敗如山倒,最後王建帶著近萬殘兵敗將逃離。
聯軍獲得大勝,三千鳳翔騎軍追擊王建,途中不知道王建去向,於是去往了成都城,在成都城外巡弋。
楊守亮的近兩萬軍,裹挾七千多的俘虜和戰利品,倉惶的退兵離開,害怕鳳翔軍翻臉相向。
李茂貞急切的收降俘虜,獲得降兵三萬多,之後兵發成都城,輕易進佔了成都城。
李茂貞自大牢裡提出陳敬暄和監軍田令孜,讓二人成為傀儡的西川節度使,在城中佈告,自稱討逆招討使,奉旨討伐抗旨擅兵的王建。
西川人心已然麻木,習慣了城頭變幻大王旗。
很多陳敬暄的舊屬見風使舵,紛紛倒戈的重歸‘舊主’麾下,使得鳳翔軍的入主,很快獲得一定合法認可。
佔據成都城之後,李茂貞四下出兵收管西川州域。
韋扶風獲知彭州之戰的結果,命令大渡河南岸的軍力進取龍游縣(樂山),佔據了整個嘉州。
次日,韋扶風又令魯青進取陵州,派出使者去往成都城,問李茂貞願不願意用嘉州更換陵州,實際上就是一種隱性的相安談判。
李茂貞知曉川南軍與長安韋氏有關,但他的出身是底層軍將,對於所謂的世族,心理上不屑一顧,世族在他眼中就是一頭頭的蠢羊。
不過川南軍的實力,有資格與他談判,此次南下達成了目標,大軍不宜久離鳳翔府,日後西川歸治穩定之時,再進取川南不遲,他答應了。
使者歸來,川南軍自陵州撤兵,裹挾走了數千陵州人口。
至於西川戰敗的王建所屬,只有一千多的戎州軍回了戎州,其它軍將沒有一個投奔川南軍。
王建的去向也獲得了資訊,逃去了雅州。
雅州地廣人稀,是與吐蕃的邊境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