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一滯,好在知曉李順節是個粗魯武人,若是個心機深沉之輩,必然明白皇帝的恩寵,只是一時的利用,未必真的背叛楊復恭。
“嗯,朕命你出兵,拘捕楊復恭。”昭宗只好說道。
“臣領旨。”李順節恭敬回應。
“好,事成之後,朕重賞卿家。”昭宗說著套話。
李順節說道:“陛下,拿下了楊復恭,臣是不是可以領兵南下,接管了夔州和歸州。”
昭宗意外的一怔,鎮江節度使只是尊貴象徵的虛職,他問道:“卿家想去夔州上任?”
“臣願在長安城為陛下效力,不過臣是鎮江節度使,治下豈能讓別人霸佔,臣想去收管,之後留下副使鎮守,臣回來長安繼續為陛下效命。”李順節說道。
昭宗點頭,順話道:“卿家勇猛,可去收管了夔州和歸州。”
“諾!臣這就去拿了楊復恭。”李順節鏗鏘回答,說完後退一步轉身走了。
望著李順節的魁梧背影,昭宗的臉色陰沉了,他讓李順節拘捕楊復恭,主要用意是壓制神策軍的不穩。
李順節拘捕楊復恭屬於窩裡鬥,能夠讓很多楊復恭勢力傾向觀望。
李順節為什麼想去收管夔州和歸州,卻是與楊輝有關。
楊輝受命於韋扶風,書信問候認識的楊復恭勢力成員,李順節是背叛楊復恭的軍將,與楊輝的境遇也算有幾分類似。
楊輝的書信,都會呈給金州刺史過目,韋扶風的祖父看過,指示楊輝慫恿李順節和其屬下。
書信大意是節度使乃一方霸主,李順節既然獲得節度使官位,應當獲得治下的軍政和利益。
楊輝說自己是川南軍監軍,李順節率兵收管夔州和歸州,他可以出兵兩萬助戰。
之後,再一起奪取夔州上游諸州,一旦功成,川南軍和鎮江軍長久的結盟互助,對抗東川軍,西川軍和荊南軍。
楊輝還說朝廷內的事情多有變數,一旦皇帝不待見了,後果輕則罷官,重則喪命,何不盡早謀求地方根本,經營一個退身地盤。
李順節和屬下心動了,楊復恭的下場就是警鐘,李順節雖然粗魯但不傻,他之所以投靠皇帝,貪圖的是升官和權勢,屬下們卻是重視節度使治下的官位和利益。
慫恿李順節的事情,韋扶風不知道,金州刺史有自己的行事主見。
因為韋扶風所做的一切符合祖父心意,所以祖孫二人同心協力,其樂融融。
金州刺史的策略是引狼鬥虎,夔州雲安鹽井是荊南節度使的一條命脈,李順節若是赴任夔州,成汭說什麼也不會相讓。
......
李順節領旨離開大明宮,回去天威軍營率領三千將士出兵,奔去昭化坊捉拿楊復恭。
楊復恭雖然是宦官,但卻擁有自己的官宅,在昭化坊還有一千多的家兵,被罷職,不能再有神策軍堂正為用。
李順節出兵之前,使出心腹先去了昭化坊報信,告訴楊復恭他念著前恩,讓楊復恭主動逃離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