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軍針對僰人族討伐了半個月,進襲大軍受命撤離,只留下鳳離營輔助蜀南兵府,繼續剿滅殘餘僰人族。
半個月的戰鬥,戎州南部的僰人族被殺三萬多,俘虜四萬多婦孺,還有一部分僰人族逃離豆沙縣境內,跑去了南詔國。
川南軍傷亡五千多,僚人族軍力傷亡兩千多,這一戰僚人族軍出力最大,他們熟悉山地戰鬥形式,而且幾乎沒有膽怯不前者。
有了傷亡就得撫卹,而且是讓僚人族軍出了黔中道作戰。
韋扶風與屬下商榷,給出了兩個方案安撫僚人族,一是讓僚人族移民豆沙縣,將豆沙縣山地做為僚人族的新領地。
二是俘虜加上鹽貨瓷器給予補償,韋扶風沒有等候僚人族迴音,啟程離開巴城,率領兩千軍力去往涪州,名為巡視。
抵達涪陵縣,韋扶風直接去往州衙,已然知會涪州官員不必進見,但到了州衙外,準岳父和涪陵縣令在門外迎接。
進入州衙,準岳父解釋與涪陵縣令議事,涪陵縣令知趣的告辭離開了。
十四娘跑進了廳內,笑靨如花的向韋扶風打著招呼,數月不見,小妮子的臉蛋明顯豐頰,秀美可愛。
十四娘之後是琥珀,明玉和小雪,她們神態矜持,也可說是拘謹的入廳侍立,不像十四娘天真自然的隨性而為。
韋扶風微笑的一一目視點頭,然後讓十四娘和三女離開,他與準岳父說些事情。
準岳父對於他的離開不贊成,一是川南初定,需要韋扶風坐鎮,二是途中多危。
準岳父警告韋扶風,不要以為川南統治的趨穩,會使得內患減輕,因為人性往往不知足,能夠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
患難之時,只有同心協力才能夠渡過難關。
一旦富貴了,內部就會滋生爭權奪利的野心。
以前韋扶風的川南節度使大位,內部的官員未必願意渴求,因為風險遠大過獲得。
但如今川南節度趨穩,節度使的大位,實實在在的富貴之極。
準岳父的警告,身在其位的韋扶風何嘗不知,所以他此次歸來做了很多官員調整,對都督府的錄事仔細的看過,琢磨過,權衡過。
兵府制雖然能夠將兵分離,但有些將官的威望能夠與日俱增,而且最難辦的是親族鄉黨的抱團。
藩鎮為何能夠發生部將殺主,原因就是鄉黨親族抱團。
古人的地域鄉情血濃於水,在外一說是鄉親,立刻親近的不亞於兄弟。
藩鎮部將的屬下往往是鄉黨,什麼青州兵,蔡州兵,例如荊南節度使成汭,其起家的數百屬下就是青州兵。
流民在外,為了壯膽和生存,必然形成地域鄉黨團體,其首領能夠一呼百應。
韋扶風的川南統治,如今最大的隱患就是鄉黨抱團,川南軍中的高階將官,很容易成為鄉親認可的隱形首領。
韋扶風明知道鄉黨隱患,他也沒有合理的辦法杜絕,只能謹慎的任用官員,加強節度使的權威和恩惠。
例如置立千鶴營,就是一種對付鄉黨的長遠手段,自小接受恩惠的千鶴營將士出身,節度使在千鶴營將士心中,自然而然的是最親鄉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