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緯離開,孫揆出列道:“陛下,河東之敗,不能由孔侍中擔罪,實是有奸賊作亂,造成朝廷大軍一觸即敗。”
昭宗溫和道:“卿之言,朕明白,今日是議河東善後。”
“陛下,河東之戰雖然敗績,但李克用還不敢渡過黃河威懾京兆,南線的宣武軍,北線的幽州軍,依然威脅著河東之地,而京兆府還有三萬軍力,李磎大人也率領五千軍力即將回歸,只要朝中奸賊無存,軍心自然盡歸陛下效力。”孫揆激昂的進言。
工部侍郎出列道:“陛下,孫大人言之有理,內患不除,朝廷難有寧日,應當果斷肅清,避免發生內亂。”
昭宗默然,孫揆又道:“若是陛下不能決,請陛下速令李磎大人不可歸來,那五千軍力的將官多有奸賊黨羽,宜在外州清除。”
昭宗的神情若有所思,戶部侍郎出列道:“陛下,自從楊復恭罷職,其黨羽控制的州域皆斷了朝廷供奉,假以時日坐大,必定反叛朝廷。”
宰相杜讓能開口道:“陛下也想除賊,只是河東敗績,若是操之過急,必然迫反了奸賊黨羽,後果會讓朝廷窮於應付。”
孫揆道:“只是奸賊於對神策軍影響極大,隨時能夠發動反叛,下官一再得報,玉山軍使楊守信,經常去往昭化坊會見楊復恭。”
杜讓能看向了昭宗,昭宗溫和道:“先平息了河東為妥。”
皇帝傾向求穩,做出了決定,朝臣們就不能再多說了。
......
李磎率軍回到了長安,交出了五千軍力,皇帝沒有怪罪和褒獎,繼續做著吏部侍郎。
李賢歸來的當日,就帶著五十名扶風軍,去了青龍坊見韋扶風。
扶風軍已然移駐青龍坊,之後僱工疏通曲池的源頭溝渠,清除曲池那裡的廢墟雜草,簡單的恢復景觀。
扶風軍已然又換了一批,兵馬使甘鳳池升職了指揮使,率軍回去了川南,出任鳳離營指揮使。
原鳳離營指揮使趙一斗,轉任涪州駐軍的兵府指揮使。
韋扶風沒有讓新來的軍力做工,而是嚴格進行軍訓,新來軍力的武備也是二百明光甲刀盾兵,四百弓弩兵和四百長槍兵。
見了面,聽了李賢的資訊,韋扶風很是失望,原以為皇帝進一步的剷除楊復恭勢力,不想受到挫敗的皇帝,竟然有了徐徐圖之的耐性。
李賢走後,韋扶風又面臨了抉擇,該不該回去了川南坐鎮,就是不回川南,他也覺得長安城不能久留,一旦皇帝知道了他就是川南節度使,或許扣留他。
權衡良久,韋扶風決定了暫不歸川南,但也不能身在長安城裡,他的心裡還是保命第一,決定另調一千普通軍力過來駐紮長安城,然後帶著扶風軍力駐紮金州地域。
做了決策,韋扶風會見五十扶風軍將士,升職五個參軍事為兵馬使,讓他們回去川南,歸屬涪州兵府聽用。
另外帶去兩份調軍令,調一千軍力來長安城,自瀘州調兵五千歸屬涪州兵府,做為守捉軍增強涪州防禦。
守捉軍與屯田軍不同,只用於戰事,不參與本地屯田。
......
五十將士離開長安城,取道金州南下,走過金州進入夔州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