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點頭,李嵩又道:“東川節度使大人迫使趙氏讓出刺史官位,下官猜度,或許擔心瀘州生出變故。”
韋扶風點頭,道:“李大人知悉瀘州事,請大人指教如何行事為妥。”
“指教不敢。”李嵩起禮道,繼而又道:“大人抵達瀘州,首要是徵兵建制牙軍,同時交好瀘州豪族。”
“交好瀘州豪族,只怕那些豪族很難交好,必然是表面敷衍。”韋扶風駁說。
“求同存異的利益一致,豪族自然願意與大人交好。”李嵩說道。
“請李大人明言。”韋扶風起禮道。
“大人出身長安韋氏,韋氏乃是天下公認的大世族,豪族中的貴族,大人擁有川南節度的大義,能為地方豪族馬首是瞻。”李嵩回答。
韋扶風輕語:“李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讓我割據了川南。”
“大人的認知有誤,川南節度,東川節度,都是朝廷任職的節度使,地位平等的互不統屬,何談割據之說。”李嵩說道。
“老傢伙的蠱惑,居心不良。”韋扶風理智的心知肚明,故意的若有所思。
走了七八步,韋扶風搖頭道:“今非昔比,朝廷的威信不足以影響地方勢力,我若妄圖與東川節度平等,東川節度使顧大人必然不能容我。”
李嵩說道:“大人此去瀘州,若是不能獲得瀘州豪族的支援,只能空勞虛權的一無所獲,大人出身長安韋氏,任職川南節度,應當是被家族寄託厚望吧。”
韋扶風故意的沉默不語,不說話更能佔據主動權。
果然,走了七八步。
李嵩又道:“豪族支援大人立足川南,大人只需維護豪族的利益,形成唇齒相依,下官說過,瀘州前刺史是瀘縣趙氏,被迫失去刺史官位,趙氏豈能不憂心日後的生存。”
韋扶風回應:“莫非趙氏害怕東川節度使,還會進一步奪取他們的利益。”
李嵩回答:“瀘州富庶,扼守大江外運鹽利,趙氏能夠成為豪族,出於依靠刺史官位,失去了官位,就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屏障,加上收納了太多壯士,必然為東川節度使所忌。”
韋扶風點頭,忽低語:“大人能不能代我聯絡瀘州豪族,我不能主動去與瀘州豪族交好。”
“願為大人效勞。”李嵩起禮恭敬道。
“好,若是事成,日後定當重謝。”韋扶風低語許諾。
......
韋扶風一行在昌元縣登舟,順流瀨溪河進入瀘縣。
在瀘縣境內,瀨溪河水流入沱江,順流沱江抵達了瀘州的州治瀘縣。
瀘縣城位於沱江與大江的交匯一帶,水資源充裕,使得瀘州不但農業收成頗豐,水運商業更是興旺一方。
近午,韋扶風一行在瀘縣碼頭靠岸,他又看見了類似昌元縣碼頭的迎接景象,但陣容遠勝過昌元縣,瀘縣碼頭也比昌元縣碼頭大了太多。
這一次,跳板搭好,韋扶風先行登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