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喬以笙有一點開心。
雖然是迫於火災造成的影響,促使陸闖這麼做的,但結果就是,她又多接觸到一個陸闖身邊的人,對陸闖又多了一絲瞭解。
這一點開心卻並未維持多久。
大炮說他當過兵的意思,就是他的武力值不錯。
陸闖身邊的親信經得起調配嗎?她身邊多一個人,等於他身邊少一個人,可比起她,明明他身邊才是真正的群狼環伺。
喬以笙從包裡取出已經燒燬的畫本。或許陸闖說得對,她是他的累贅。
很多時候,不是她想保護好自己,就能保護好自己的。
回工地前,小劉先送喬以笙和莫立風去買包括手機在內的新的電子裝置,以及補手機卡。
注意到喬以笙的情緒似乎在獨自休息過後變得有些低落,小劉悄悄關心:“姐兒,是新住所不太喜歡嗎?”
“不是。”喬以笙打起精神,“思考一點工作上的事情而已。”
補完手機卡,喬以笙一路就忙於回覆訊息。
別說留白建築事務所的同事們,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兩場火災的發生,區別只在於知道的先後順序而已。
霖貢專案太大了,媒體全盯著報道。
先出來的是工人宿舍的火災,先報道的也是那場火災,大多數報道中立立場,未失偏頗。
但輿論不太好,就“火災原因”這一點討論,似乎很順其自然地首先懷疑是工地管理不當,存在安全隱患造成的,紛紛為工人們聲討人身安全保障和權益。
之前的小面積坍塌時間也被人爆料出來。
逐漸出現有人帶頭髮言,光華嘉業的經驗就是不如陸氏集團豐富,當初如果是陸氏集團得標,現在絕對不會發生此類意外。
後半夜駐場建築師宿舍的火災則像故意被壓著,直至中午才發酵。
第二起火災一發酵,輿論就起了變化,因為太過明顯是蓄意縱火了。只是有人帶節奏是光華嘉業得罪人,牽連了工人和建築師,響應的人不太多罷了。
霖舟的媒體幾乎由陸氏集團掌控,誰心裡都有數。
喬以笙琢磨著如果這是陸氏集團趁機踩光華嘉業,會不會太明目張膽目中無人了?表面功夫不做了?形象不維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