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弓箭在穿透前面的叛軍後,餘勢未減,直接射入後面叛軍的身體。
小部分的弓箭則是連著射穿兩名叛軍,才狠狠的扎入第三名叛軍的身體。
而趙復國射出的弓箭,則是一箭射穿了四名叛軍,在射中一名叛軍的軍官,才止住了去勢。
黑夜中,叛軍根本看不清楚對面來了多少宋軍。
但對方還隔著很遠,就有一輪弓箭射來,瞬間就倒下一百多人。
還沒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對面又有一輪弓箭迎面而來,前排又是一百多人應聲而倒。
還未照面,己方就損失了超過三百人。
而就在這兩輪齊射下,剛才組織元軍結陣抗敵的蒙古將領就被一箭射死了。
叛軍群龍無首,在加上剛剛的兩輪弓箭讓叛軍都嚇破了膽,在沒人指揮下,各自拿出弓箭胡亂的向前射去。
這也就好在臨安幾個月的加強訓練,讓這群叛軍在沒人指揮下,依然保持著隊形,沒有出現混亂。
可這稀稀拉拉的箭雨根本就沒有傷到龍衛分毫,因為龍衛此時還尚未進入叛軍弓箭的射程之內。
待面前的箭雨消失,趙復國帶著龍衛終於衝到了距離叛軍一百步的距離。
龍衛再次開弓搭箭,又是八十一支威力巨大的神弓扎入叛軍軍陣之中。
由於這次距離更近,神臂弓的威力更顯巨大,叛軍前排兩百多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三輪神臂弓齊射,叛軍就死傷了五百多人,而叛軍卻連對方的毛都沒摸到。
這簡直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事情,部分膽小的叛軍只覺得汗毛倒豎,想扔下武器逃跑。
可身後幾百監軍那明晃晃的大刀,卻讓這些叛軍放棄了逃跑的念頭。
在兩個千夫長的帶領下,叛軍舉著長刀,向龍衛衝去。
此時龍衛距離叛軍已經不足五十步,想要再次彎弓搭箭已經來不及。
趙復國大喊一聲:“燒!”
龍衛紛紛從馬背上拿出猛火油罐子,將猛火油澆到神臂弓上。
八十一束火焰,在趙復國一聲“扔”字命令下,一齊投入了叛軍軍陣中。
由於神臂弓威力巨大,趙昺擔心自己辛苦改良製作的神臂弓落入到敵軍手中。
所以在下發武器的時候就有規定,若戰場情勢緊急,宋軍必須要提前把神臂弓毀掉,以免落入敵手。
此戰趙復國為了河對岸的光復軍能順利救出皇上和文丞相,選擇在正面牽制住叛軍,而給光復軍創造機會。
八十一對五千,無論己方再如何勇猛,對方再如何不堪,都沒有戰而勝之的道理。
趙復國不是趙昺,沒法創造崖山上一人擊退三萬元軍的壯舉。
況且這裡沒有颱風,暴雨也剛停了。
出發之初,趙復國和八十名龍衛都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