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120記> 第二節 6月3日,路邊產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節 6月3日,路邊產子

今天繼續一成不變的生活,6:30起床,6:40洗漱,上廁所,7:00喊兒子起床,一起吃早餐(簡餐),7:30送兒子去學校,到達醫院急救站大概7:50,我去換工作服,“濤哥”在車載儀器上打卡,(車載急救裝置已經由擔架組裝載完畢,8:00全體人員已經集中在辦公室,準備今天的戰鬥。120的工作最具挑戰性和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收到排程的什麼任務,是什麼病人,是什麼事件...,所有人都像將要上戰場計程車兵一樣,各自擦拭著自己的武器:“小麗”檢查今天的收費包:零錢,發票,醫保卡機...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120需要收費,不錯,雖然我們是公益性的事業單位,但是和110不同,我們確實需要收費,具體收費專案都有統一標準,透明、公開,並且接受監督。曾經有一位患者付費時問我們:“你們120的費用應該就是120塊吧...”,所有車組人員都被這句話“雷翻了”,數分鐘後才想起拿出收費標準給他核對。“濤哥”去檢查油表、剎車及車載報警訊號燈,“老頭”和“胖子”(另一位擔架組成員)去檢查擔架及裝置固定,我依然去開啟手機APP急救軟體,準備簽字單。所有工作完成後,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開始喝水,聊天,甚至上廁所...

08:23,“咚咚咚...”簡訊響起,有任務,內容如下:發單時間:20xx年06月03日08:23:45任務號xx0603xx1052,現場地址:xx市豆腐營舊村32號,聯絡人:先生,聯絡電話:186xxxxxx,主叫:186xxxxxx,主訴:羊水破了。所有人立即嚴肅起來,迅速上車,“濤哥”發動引擎,打了個手勢後把車沿著導航開出醫院,駛向事發地點,我依然使用車載電話回撥,這次很順利,一次就接通:“喂,你好,我們是120,請問患者多大年齡,以前有沒有生過?確定是羊水破了嗎?”,接電話環境有點嘈雜,對方是男性聲音,比較年輕:“是的,是的,你們到了嗎?我媳婦說羊水破了,我也不懂,我們是第一胎”,默默的鬆了一口氣,頭胎,羊水破了,到生產還有一段時間,我繼續瞭解情況“我們會盡快趕來,你保持電話通暢,讓你愛人放鬆,請問她現在有沒有腹痛和下面流血?”電話裡嘈雜聲比剛才大了好多,我也再次提高聲音重複了一次問話,對方過了一會才回答“好像沒有,但是她說讓你們快來”,電話裡的反應引起了我的警惕,我突然有不好的預感,環境過於嘈雜,對方無法清晰回答我的問題,怎麼回事?心裡有個大大的問號和不安,我幹了10年腹部外科醫生,幹了1年急診外科醫生,難道今天還要客串一次婦產科的助產師?我的汗一下子就溼了背巾,這一領域還真不熟悉啊,除了N年前實習的時候聽老師在模型上講過一堂接生課,就沒有實際操作過...,我只能深呼吸,告訴自己,你現在是院前急救醫生,要冷靜,再困難都要面對...抬起頭,再次確認地址,告訴“濤哥”加速。警報再次響起,交警再次攔車,讓我們紅燈透過...雖然沒有交集,但我們心裡依然默默感激,致敬,謝謝交警同志的理解,有了你們的配合,才能保證這條“急救通道”的暢通無阻。

透過導航的指引,我們已經接近目的地,此時才發現導航地址在一個“城中村”中,我們只能減緩車速,準備逐個門牌號尋找,這是我們出車最怕的地址,“城中村”的門牌號最是混亂,常常被遮擋,甚至丟失,有的時候甚至民警都會找不到。我們只能靜下心,耐心的找,“小麗”已經再次撥通對方電話:“你好,我們已經到達小區附近,請再次確認地址,周圍有沒有醒目的標誌或建築?你家有點難找。”對方電話中環境依然嘈雜,這次接電話的聲音都有點斷斷續續的:“就是豆...腐營舊村...32號,你們...順的路進來...就行,我們...沒在家,在路邊等...”,電話應該由於什麼原因突然斷線。此次通話給了我們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好訊息就是他們在路邊,應該好找,壞訊息就是通訊可能不再暢通,有可能失聯,我心裡已經有向110求助的準備了。

沿城中村主路行駛了約500米,大家都還沒有看見路邊有人招手,我們又開始焦慮起來,我準備再次嘗試撥打電話確認地址,“小麗”突然指著前方,對我說:“鋒哥,你看...好多人,是不是那裡?”“不管了,先過去看下”,“濤哥”緩緩把車停到路邊,我衝下車,跑到人群外圍,可是擠不進去,只能問旁邊的圍觀路人,“怎麼了這是?”,對方很不耐煩我打斷他看熱鬧的心情,但是轉頭看見我的制服,愣了一下,說:“好像是生娃娃了,我也沒見到!”不會這麼巧吧,我趕緊往裡擠,大聲說:“麻煩讓一下,我們是120的”,這次人群主動給我了一個通道,我順利擠到前面,只見一個年輕女性躺在路邊,身上蓋著不知哪裡拿來的毯子,周圍圍滿了指指點點的人,我問道:“是不是你們打的電話?我們是120的”,心裡想,如果不是這家人報的警,我只能初步評估患者的安全,就要馬上彙報排程,增派一輛救護車來接診,我自己還需要繼續找我們的病人,“是我打的120”一個年輕的男聲響起,我才看到在女人的旁邊蹲著一個年輕的男人,確切的說是一個男孩,面孔還稚嫩。我快速的和他核對地址,沒錯,就是這家,這個打電話的男人是女人的丈夫,也是告訴我們在路邊等候的人。可是怎麼還躺在了路邊,還蓋著被子?顧不了心裡的疑問,大聲向人群外面喊“小麗,濤哥,趕緊進來,是我們的病人,記得拿著藥箱、產包、氧氣枕...”我馬上蹲下身,檢查患者,這時才注意到躺在路邊的“媽媽”也過於年輕,面色有點蒼白,但是神志清楚,皺著眉頭,咬著下唇,我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別怕,我是醫生,現在哪裡不舒服,肚子疼不疼,有沒有頭暈?確定是羊水破了嗎?”,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鬆了一口氣:“是羊水破了,也生了...”,我大吃一驚,生了?什麼情況,怎麼這麼快。這時“小麗”“濤哥”“胖子”“老頭”也擠進了人群。

我鎮靜了一下,趕緊分配任務:“‘老頭’‘胖子’維持下秩序,疏散下人群,尤其是男性趕緊迴避,‘小麗’拿藥箱,開產包,‘濤哥’把氧氣枕遞過來,再跑一趟拿復甦包。”復甦包裡有吸痰器和通氣裝置,我沒有聽到孩子的哭聲,不知是不是窒息了,有備無患。我邊說邊掀開被子的下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下水道排汙井蓋,旁邊還有汙水,顧不上研究惡劣的環境,我的眼睛迅速鎖定井蓋旁一個嬰兒身上,裹著一個大圍巾,背對著我,還連著臍帶,我趕緊伸手進去把孩子翻過來,還好,呼吸正常,嘴唇沒有發黑,旁邊的一位“大媽”說:“這條圍巾是我的,我看見她在路邊生了娃娃,就趕緊給包上了,不然孩子受風可不好,毯子是旁邊商店裡送出來的...”,雖然絮絮叨叨,但還是讓我感到了路人的溫暖與熱情,沒有讓一個母親在毫無遮掩下產子,至少讓她有尊嚴的等到了我們。“謝謝您,大媽,這條圍巾可能還要用”,“大媽”馬上擺擺手,“不要了,不要了,送給她了,見到了是緣分,總要幫一把的...”,這次我沒回應“大媽”的絮叨,只是點點頭,趕緊讓“小麗”帶上無菌手套,開啟孩子口腔看看有沒殘留異物及羊水,順便檢查下小傢伙的情況,我則順著臍帶看了一眼產婦,還好,下體出血不多,但是胎盤還沒有娩出來,有後期出血的可能,必須儘快斷臍轉運。我迅速帶上無菌手套,安慰產婦儘量放鬆,開始在產包中翻找可用的東西(這個包雖然知道里面有什麼,可是實際開啟卻是第一次),糟糕,越急越出錯,把套扎皮筋弄掉在地上,汙染了,怎麼辦?只能找替代品。此時“濤哥”也提著復甦包鑽進了人群,我快速的說:“‘濤哥’,趕緊撕雙無菌手套,一把無菌剪刀,一把止血鉗...”“濤哥”此時很冷靜,一一照做,沒有出錯,我鬆了口氣,快速用剪刀剪下無菌手套邊的橡筋,迅速用止血鉗夾閉臍帶,剪刀斷臍,橡筋結紮...一氣呵成,我擦了下汗,此時旁邊也傳來了孩子的哭聲,雖然微弱,但畢竟有了哭聲,“小麗”已經麻利的把孩子再次包好,裡面用無菌手術衣裹住,外面再用大圍巾包好,邊包邊對我說:“孩子未發現異常”,此時,我才真正的鬆了一口氣,母子平安,真是幸運啊,剩下的工作就是把母子兩人送往醫院了。

我喊了一聲“擔架”,“老頭”和“胖子”趕緊去放擔架,“濤哥”已經麻利的收拾各種物品及醫療廢物,我安撫了一下產婦,讓旁邊那個當父親的“男孩”幫她整理了下衣物,準備上車。轉運過程很順利,孩子在“小麗”的懷裡也睡得香甜,路上收集對方資訊時才知道這對“夫妻”都是剛剛十七歲,在村裡辦了結婚酒席,還沒到法定年齡領結婚證,之前曾有過一個孩子,不明原因流產了,所以這個孩子是他們的第一胎,而且這小兩口從知道懷孕開始,竟然一次產檢都沒有做過,所以對任何懷孕後的注意事項是一無所知。我只能搖搖頭,感慨他們的無知和幸運,也感慨現代的城中村裡依然延續的落後,在我眼裡他們都還是孩子,應該在學校中接受教育,此時卻已經為人父母,不過還好,母子都平安。

順利的把這一家人交給醫院的產科醫生,在回程的路上,我突然好奇的問“小麗”:“你裹孩子和抱孩子的手法很嫻熟嘛”,“小麗”回了我一句:“我女兒都三歲了”,剎那驚呆了我們一車的人,“濤哥”笑說了一句:“‘小麗’,你的孩子都三歲了,你不會也是十七歲就結婚了吧?你到底幾歲了?”“小麗”笑說:“‘濤哥’,你這是誇我年輕吧?謝謝,我接受了,不過年齡不能告訴你,不過可以告訴你我是正式領了結婚證才要的孩子,這是保養的好...”。回程的路永遠比出車時輕鬆,我們所有的車組人員在工作中是一個整體,在工作後都忙於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彼此瞭解確實不多,但這個團隊和工作環境,真的讓我覺得很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