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任何國家或者個人,因為一時的技術領先而沾沾自喜,停步不前,最後註定要被旁人彎道超車。
歷史告訴我們,閉關鎖國不可取,沾沾自喜、封步不前同樣也不可取!
唯有開啟視野、不停的鑽研、創新,賦予技術不斷成長的動力,才能夠真正的保持領先。
韓先生與李澈聽完之後,都沉默著、深思著。
秦婠看著他們的,認真道:“我現在所知曉掌握的,可能在目前很先進,可是有句話叫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管是千里鏡也好,火銃火炮也罷,最終都會被人們所知曉。”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拖延被旁人知曉的時間,並且努力在旁人知曉我們現在掌握的東西之前,研製出更加先進的東西,保持住領先的優勢。”
說起這個,秦婠就想到馬上要進行的秋闈來。
她轉眸看向李澈道:“眼下的科舉也有問題,我不是說它不好,而是覺得它不夠全面,教育不應該只是單一的培養能夠治國的人才,像是工匠、水利、財政,這些人才不應該等他們入朝為官了再來劃分。”
“眼下朝廷官員的能力,大都是在為官之後,在官場上學來的,確切的說,就是一任交一任。可這樣,容易導致上下沆瀣一氣,而且萬一他們並不合適呢?這會不會導致,一代不如一代?”
聽得這話,李澈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問道:“那依著婠兒看,該如何是好?”
“依我看……”
秦婠話說了個開頭,卻忽然住了口,笑著對李澈道:“好啦,我也只是說說而已,這是個很浩大的工程,三五十年想要建設好,是不可能的。而且依著大胤目前的國力來說,想要實現也很困難。”
“待到你登基之後,國力強盛了,咱們再來探討這個問題。”
李澈看著她的笑臉,手又有些癢,忍不住又摸了摸她的發頂,含笑柔聲道:“好。”
秦婠:……
所以,她的頭髮是註定保不住了,是麼?
韓先生在一旁,看了看李澈滿目柔情,又看了看隱隱含著怨念的秦婠,忍不住揚了唇角。
此間事情已了,秦婠也沒什麼可待的了,臨走之前,她又操心的問了問,關於那些能工巧匠家眷的安排。
韓先生如實答了,與工匠們說的並無二致。
秦婠聞言忍不住在想,這可能就是家屬院的前身了,亦如前世某些關鍵人員的家屬院一般,主要功能是保護,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監督的意思。
說來說去,思想教育愛國教育,還是得跟上啊。
唉,不知道什麼時候,大胤才有那樣的實力,進行教育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