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稱雄> 第657章 販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7章 販奴 (1 / 2)

七月的大員,港口一片繁忙,白帆點點,許多商船進出。大員城裡,更是人流如織,各種膚色,操著各種話語的商人夾雜其間。

短短几年時間,大員更勝荷蘭人控制這裡時興盛百十倍,現在這裡已經是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城市。

大量的移民遷入,以及商貿的興盛,使得這裡繁華無比。就連周邊地方,也都已經遍佈著村鎮集市,一片片新開墾出來的農田,種植著水稻和甘蔗。

今年雨水充沛、陽光充足,加上臺灣土壤本就肥沃,因此今年的甘蔗長勢極為喜人。

吳襄站在那一片綠色的甘蔗林間,滿是欣喜。

“今年看來又是一個好收成。”

吳三桂站在父親身邊,也點了點頭,他們家移居臺灣之後,利用手頭的銀錢,又是從土著部落裡買地,又是高薪僱傭移民幫忙墾荒種植,到現在,家裡已經有了三千多畝莊田。

除了少量的田地種了稻穀,吳家其餘的田地都種了甘蔗,他們還買了軋糖機,開了煉糖廠。

雖然臺灣官府鼓勵移民們種植水稻,甚至給種植水稻的田地給予減稅和補貼的鼓勵措施,但如今蔗糖依然是利潤極高,就如江南地區普遍種桑養蠶一樣,在臺灣種植甘蔗也非常划算。而且種植甘蔗,比起種植水稻要簡單的多,也輕鬆不少。

現在臺灣的甘蔗種植已經形成規模,成為大漢最大的甘蔗產區,全島上遍地都是甘蔗種植園,大大小小的製糖廠都有一百多家。

每年生產的蔗糖吸引了無數的大陸商人以及呂宋和爪哇等地的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商人前來購糖。

不過往年臺灣蔗糖最大的買家還是日本人,日本人對蔗糖需求極高,僅次於大陸的生絲,甚至還排在了茶葉以及歐洲的香料之前。

銷往日本的蔗糖也是很賺錢的,尤其是吳家以前自己的船運糖過去。在臺灣收購蔗糖,去年冰糖收購價是每百斤一擔七塊銀元,販日本售價十四塊。

白砂糖每擔四塊。售價十二塊。

紅糖兩塊八在臺灣收購,到日本出售價為十塊。

冰糖毛利潤能達到百分之百,白砂糖和紅糖都能達到百分之二百。

這樣的生意當然誰都願意做,因此今年臺灣的甘蔗種植面積更廣。連製糖廠都增加了幾十家,許多人都在等著今年的甘蔗收穫,然後製成糖後運往日本大賺一筆。去年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英國人都沒有從大漢收購到多少蔗糖,尤其是在臺灣收的更少。

今年許多西夷也早早過來,想要預定蔗糖。價格也提升了許多。

原本眼看著今年的甘蔗肯定會是個好收成,也會是個好收入。

可朝廷的東征日本,卻讓吳家有些嘆氣。

由於戰事,朝廷已經全面封鎖了日本沿海,除了有朝廷特別許可證,要不然其它船根本過不去,貿易更是完全被禁止了。

不但吳家的銅走私買賣做不成了,現在連蔗糖也肯定沒法再賣到日本去了。

朝廷已經佔領了九州和四國兩大島,還剛攻下了中國地方的石見銀山,朝廷一路高歌猛進。捷報頻傳,可吳家父子卻不覺得這是什麼好訊息。

失去了日本這一個巨大的蔗糖市場,他們的甘蔗雖然還可以銷給西夷,但價格肯定就會有所回落。

那些鬼佬說不定還會趁機殺價。

已經有幾批日本人被遷來臺灣,被安置在全島各個地方,大員也有不少日本移民,其中部份在城裡各個工坊裡,也有一些被安置墾荒種植,吳家旁邊就有一個日本安置村,大約有百來戶幾百口人。

“如果到時鬼佬敢趁機殺價。那我們就把糖銷到大陸去。”吳襄當年沒投軍之前,那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商業眼光還是不錯的,相比起日本這個市場,大陸的市場更大。畢竟有兩萬萬多人口。如今中原安定,百姓負擔減輕,生活都還不錯。

糖這個東西,雖然不如鹽一樣是必需品,但也確實是個很好的調味品,喜歡吃甜的人也很多。

就算糖價不便宜。可一斤紅糖售價也不過一角多錢,以大漢的龐大人口,就算不是人人購買,可依然會是個龐大的需求。

吳襄對於糖的銷售並不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