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建虜已經遷都北上,前往黑龍江邊的瑗琿城。”關外提督總兵官曹端向劉鈞稟報。
劉鈞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喝奶茶,用的不是新鮮的牛奶羊奶,而是用奶粉泡的奶茶。
奶粉其實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義大利馬可波羅的遊記裡就有記述,元朝的蒙古騎兵們打仗的時候,就攜帶過奶粉做為軍糧。據說是蒙古大將蒙元對它進行了巧妙的乾燥處理,做成了便於攜帶的粉末狀奶粉,作為軍用。長途行軍時,奶粉便於攜帶。
食用起來也方便,每次取個半斤左右放進隨身攜帶的皮囊裡,加入水掛在馬鞍上,馬奔跑的時候,奶粉便在壺裡晃動溶解,最後成為粥狀以供食用。在作戰時能在馬背上迅速的補充體力,配上蒙古人的肉鬆、肉乾,實為最方便易攜且有營養的乾糧。
據說一個蒙古騎兵只需要攜帶一壺水,一塊牛肉鬆,和一袋奶粉,就能在馬背上生存幾個月之久。
奶粉和肉鬆,是當年蒙古軍隊橫掃世界的秘密武器。
現在大漢得到蒙古的效忠,劉鈞也分封了蒙古諸侯,草原也就成了大漢的一部份,牲畜產業,既包括傳統的牲畜交易,也包括皮毛。但劉鈞認為,還應當包括肉製品和奶製品。
在赤峰,朝廷得到了蒙古首領們帶來交易的大量牲畜,其中不少的牛馬會挑強壯者送到中原地區,做為耕種和運輸的畜力。剩下的則直接宰殺,牛羊毛可以拿來紡織,肉可以做成風乾肉,也可以製作成肉鬆,還將製成肉罐頭。
這個時代的運輸艱難,食物儲存更不易。
因此中原要想吃到草原牛羊肉,要麼就直接把牛羊趕到中原去屠宰,要麼就只能吃風乾或者醃製的肉了。
可把牛羊送到中原去,路途遙遠。容易死亡還易瘦。
風乾的牛羊肉,則口味總是差些。因此劉鈞在赤峰直接建起了罐頭廠,用瓦罐罈子盛放,把肉進行煮熟加工後。再透過蒸汽環節後,再如密封酒一樣的,用泥或者臘把罐口密封。
透過這種方式,肉製品做成罐頭能儲存更長時間。這看似神秘,其實關鍵就是兩點。密封和殺菌。
這跟酒密封是一個道理,但多了一道蒸的環節後,就在高溫中殺菌,能夠使得罐頭儲存更長時間。
經過密封包裝,嚴格的殺菌工藝之後,,可以使滅過菌的食品處於真空狀態下,阻隔外界汙染進入,防止細菌等的再次滋生,在常溫條件下儲存也不會變質。
如此一來。不需要把牛羊千里迢迢的趕到關內去,直接在關外宰殺加工成罐頭,中原的百姓也能吃到新鮮的牛羊肉了。
除了製造肉鬆、乾肉和肉罐頭,劉鈞還建立了奶製品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奶粉廠,把這些牛羊馬奶加工成奶粉,就能長期儲存,成為一項極有價值的商品。其它的還有乳酪、奶皮子、奶豆腐等,也一樣是極好的商品。
無論是羊毛紡織廠還是皮革廠,甚至是罐頭廠、奶粉廠等的設立。都使得朝廷能從草原得到穩固的收益。
蒙古諸侯們放牧打獵,提供牛羊毛、牛羊奶、牛羊皮、甚至是牛羊等,而朝廷則收購這些原材料進行加工。
最後中原的百姓能購買這些來自草原商品,毛衣、皮衣、毛毯。罐頭、奶粉、肉鬆等等,甚至還有牛馬駱駝等。
蒙古諸侯和蒙古牧民得以出售這些原材料和牲畜,然後從中原商人手裡購買油鹽茶酒,布匹鐵器等工商物品。
兩邊都得到了生活便利,朝廷還能在這些生產和交易的過程中再徵一筆稅,甚至在物品過關的時候還能收關稅。
可以說。這才是雙贏。
打打殺殺的太沒技術含量了,草原那麼大,漢軍也不可能全殺光,殺完了也不能荒著。總不能殺了草原牧民,再遷中原人來放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