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維在我們軍中。”
“區區一個張國維而已,又算的了什麼。”
“我們現在只能相信劉繼業會信守承諾,難道我們還有其它選擇?”吳三桂問舅父,身後是整整二十個師的漢軍精銳,他敢有半點拒絕之意,馬上就會面臨著漢軍的席捲淹沒。跟漢軍拼死一戰,又能得到什麼?給多鐸報警?
“人算不如天算,劉繼業才是最會算計的人。”
“成王敗寇,自古如此。”
吳三桂見舅父也一臉頹然,“等打完這一仗。你有什麼打算?”
“我想去臺灣,這兩年一直聽說臺灣移民之事,據說那裡現在都已經有了好幾百萬的移民,那個島居然比遼西還大。我覺得那裡不錯。一切都能從新開始,留在中原,我們得被時刻盯著,日子能有什麼意思,我想去臺灣。到了那邊,買塊地。建個莊園,開幾家作坊,據說臺灣種甘蔗開糖坊極賺錢。甚至,也許還可以買條船,跑跑東洋南洋,當不了將軍了,也還可以逍遙海上,做個富家翁嘛。”
“舅父你倒是想的開。”
“想不開又如何,就算這仗下來能保住命,可這中原之大,還有哪處能是我們這些人的安身之處?聽我的,咱們一起去臺灣,到時多買兩條船,說不定,將來咱們還能在南洋佔個島,也當個土王呢。”
“哈哈哈,說的我都動心了。”
一陣大笑過後,是難堪的沉默。
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心裡都有幾分放不下。
“滿清這回是真的完蛋了。”
“是啊,誰能料到,豪格都會降呢,多鐸也是愚蠢,居然把大漢當大明看待。他忘記了黃臺吉是死在誰手裡,忘記了當初兵臨瀋陽城下的是誰。跟劉繼業玩這種把戲,那是自找滅亡。可惜的是我們當初居然信了他們,哎。”吳三桂嘆息搖頭,心中滿是悔恨。當初若不是一時利慾矇蔽了雙眼,非想當個遼西王,也不至於如此了。
可以想象,滿清的這支西征軍滅亡之後,滿清的滅亡也指日可待了。
“我現在是真服劉繼業了。”吳三桂道。當初他還不服劉鈞,現在是真服,他們被劉繼業玩弄於股掌之上,毫無還手之力。
“我也服,心服口服,五體投地。”
遼軍渡過潮河後,傅山率領的漢軍前鋒就已經迅速的佔據了遼軍的營地,一部份輕騎兵更是緊跟著遼軍渡過潮河,在對岸把守浮橋。
懷著複雜的心情,吳三桂和祖大壽帶著遼軍一路向清軍大營開去。
距離不到二里,鰲拜已經帶著部下前來迎接。
“肅親王呢?”
“在後面漢軍營裡。”吳三桂道。
鰲拜點了點頭,“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那就走吧。”
軍隊繼續前行,只是氣氛有些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