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快樂!)
龍漢元年四月。
劉鈞尊父親劉修為太上皇,尊母親李氏為皇太后。封兄長劉釗為襄陽侯,並封四位姐妹皆為長公主,封他們的夫婿為駙馬都尉。
同日,劉鈞封元配陸氏為皇后,長子劉和坤為楚國公。封朝鮮公主李氏為貴妃,李氏所生次子劉和垣為吳國公,沈曼陳圓圓柳如是陸瑤劉寶兒五位妾侍皆為嬪妃。
劉鈞一家都搬進了紫禁城。
劉鈞還再次下旨重申對於前朝宗室和官員們的待遇,宗室封爵皆削奪為民,官員們則原職不變,繼續留任,薪俸加倍。
吳甡和陳新甲的葬禮很簡單,他們都因謀逆且頑抗而死,若非新皇加恩允許兩家人收屍,他們的首級便只能一直掛在城門上示眾。
吳甡的葬禮上,前來的故舊很少,雖然他曾經是首輔,還是江北黨魁,可他卻是一個謀逆而死的逆臣。特別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謀逆之事只怕並不是那麼簡單,畢竟那場動亂最後得益最大的是當今天子劉鈞。
若不是龍武皇帝意外駕崩,加之定王和永王又被毒殺,劉鈞也不會這般順利的稱帝。
吳甡的夫人和兒子跪在他的靈前答謝前來弔唁的親朋,倪元路上前,“節哀順便!”
“多謝倪公前來。”吳夫人很是感激。
上香弔唁,然後回到一邊。
倪元路坐在那裡,看著顯得很簡單的靈堂,寥寥幾個客人,不由的感嘆世態炎涼。
“汝玉兄也來了。”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打斷了他的思緒。倪元路抬頭,卻見是前戶部尚書李邦華來了。
“你不也來了嗎?”倪元路笑笑。
他們兩人過去一個是朝中浙籍官員領袖,一個是江西官員領袖,但又都支援著吳甡。之前兩人一個是左都御史一個是戶部尚書,可謂是朝中重臣,然後眼下兩個人都只不過是一介布衣而已。
李邦華看了看靈堂。搖了搖頭。
“想不到吳公喪禮,就來了這麼幾個人。”
“能來這些人已經不錯了,畢竟身上揹著個逆黨之名,再說。今日是武昌侯定婚之日,京師裡各家幾乎都去賀喜去了。”
李邦華也知道此事,武昌侯劉健,現任順天巡撫,同時也是皇帝的親兄弟。還不到十六歲,可卻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之後歷任諸官,也算是雞犬升天了。他小小年紀已經出任順天巡撫一職,如今更與新任兵部尚書張國維之女定婚。
“新皇登基之後,至今還沒有封過一個王爵呢,倒是有些奇怪。到現在也不過是封了三個國公,一個是從龍之功的叔父劉僑封齊國公,另兩個則封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封楚國公一封吳國公。連兩個親兄弟,也都止封侯爵。”
蔣德璟端著個酒杯走了過來,直接在兩人旁邊坐下。“這是好事啊,想大明對宗室待遇最優,結果呢,到現在大明宗室光男丁不下七八萬之巨,每年宗室消耗的俸祿就是個驚天數字,更別提他們在各地侵佔的民田,接受的投獻多達幾十萬頃之多。可花了這麼多財力養了這麼多宗室又有何用?徒增加朝廷負擔,結果真正到了如今。卻又有半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