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稱雄> 第433章 打土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3章 打土豪 (1 / 2)

位置決定想法。

換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一個人坐什麼位置,往往就決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劉鈞當初還只是一個鄉兵隊長時,考慮的是如何得到麻城當地鄉紳們的支援,以擴充加強自己的九頭鳥鄉團。等劉鈞成為了蕩寇將軍時,他考慮的是如何擊敗流匪,以此為自己的晉身之階,站到更高的位置上。

當劉鈞出兵臺灣時,想的是如何奪取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在臺灣的轉口貿易權,為此他不惜強硬的與荷蘭人、西班牙、英國和葡萄牙人開戰。而當劉鈞建立了東印度公司之後,當他控制了臺灣和澳門,控制了東南沿海後,他考慮的就不再是繼續與這些西夷打仗,而是締結和約,開港互相貿易。

而現在,劉鈞已經進入中樞,把控朝政,這個時候,滿清、流匪雖然也是他要掃除的目標,但曾經是他拉攏他支援的縉紳階層,其實已經慢慢被他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劉鈞想要掌控大明的控制權,那些這些縉紳地主,這些一直以來享受著特權,吸著大明血的特權階級,就成了劉鈞下一個要對付的物件了。

大明的縉紳地主們享受種種特權,特別是兼併土地,他們掌握了絕大多數的土地,大部份的百姓,都淪為他們的佃戶。

地主們收取高昂的佃租,使得佃戶們的生活極為困難,一遇災荒,青黃不接,就要借貸,然後利滾利,錢滾錢,最後不得不賣兒鬻女,甚至賣老婆賣房子,有的連佃租權都得轉賣,最後一無所有。

而老祖宗早就說過一句話。有恆產者有恆心,這是孟子的話,和管子的衣食足而知禮儀,其實是一個道理。

百姓安居樂業。方能社會平穩。

劉鈞很需要平穩,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又如何談穩定。

況且,土地都被集中在地主們的手中。他們大肆剝削佃農,定下很高的佃租,百姓們成為他們的佃戶,食不果腹,沒有餘財,又如何向朝廷交稅。而這些地主們,卻憑著特權,一面佔有著大量的田地,擁有著許多糧食錢財,可一面卻又拼命的逃稅漏稅。使得朝廷的稅收難以徵收。

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官紳地主總是會享有些特權的,從這些人手上徵稅,遠比從普通百姓身上徵稅要難。

不過劉鈞也不可能如流匪一樣,搞簡單的吃大戶,打土豪分田地這麼簡單。那樣的野蠻手段,是行不通的,反而只是動亂的根源。

“這個減租減息真是郡王的意思?”剛趕到的蔡遠問。

“嗯,郡王親自推行的計劃,減租減息之外。還有清理軍屯、減除各種苛捐雜稅攤派等。郡王推行這些政策,旨在對如今天下各地的不穩局勢,許多軍戶和百姓的怨望不滿,進行一個緩解。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剿匪只是治標,那些才是治本。要不然,我們這邊剿滅,那邊百姓又因活不下去揭竿而起,那樣還有何意義?”

“郡王這次給我的信中提到隋末亂世,講到當時中原各路反王四起。當時隋朝有一員猛將張須陀,勇猛非常,一次又一次的剿匪流匪,甚至曾經以五騎破兩萬流匪,幾千破數十萬賊寇,可最終呢,流匪越剿越多。他帶領著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等猛將精兵,剿來剿去,最終覆沒的卻是他們自己。為何?就因為當時的百姓都被隋煬帝逼的沒有了活路,除了造反,就只能等死。”

“原來秦叔寶和程咬金居然是張須陀的部將,這個張須陀肯定是個猛將,可惜了。”蔡遠知道秦程兩將,卻並不知道張須陀,這還是他頭次聽。

“不過郡王的這些計劃在朝中也受到很大的阻力,郡王希望我們這次利用剿匪之機,在河南率先推行減租減息的政令。”

蔡遠點了點頭,“那些地主有幾個願意減租減息啊,最高三成半的地租,一分半的利息,這可是觸到他們的利益了。”

“正因此,所以郡王才讓我們先在河南推行。藉著這次剿匪之機,我們可以推行這個計劃。”

“可這是文官管轄之事,非我們武將份內之事啊。”蔡遠有些猶豫,他雖是中原提督,也是堂堂二品高官了,但武將的權利還是不如文官的,尤其是這種減租減息的事情,一看就是屬於民政之事。

張山卻是笑了笑,摸出銀製的煙盒,從裡面抽出兩支菸,扔給蔡遠一支,然後自己叼起一支,蔡遠忙從身上掏出一支打火機。

這種採用燧石發火的打火機也是新鮮玩意,是江南製造廠製造,一個殼外殼,裡面有個小油罐,塞了棉花,連著一根油蕊。事先把菜油倒入油棉裡,然後用的時候摩擦燧石輪,摩擦生火,點燃火蕊。

這算是燧發槍的副產品,很新奇的玩意,但也只是有錢人的玩意,普通人是不會為了點個火花不少錢買這個的。

蔡遠打了幾下,火星閃過,但都沒點頭。

張山見了,從桌上拿起一盒火柴,“這打火機雖好看,但有時就不如這火柴可靠。”火柴也是江南製造廠生產的,是火藥廠那邊的副產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