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穿著紅藍兩色為主的軍服戰袍。一路高唱著軍歌,士氣高昂。
曹雄與陳觀縱馬迎來。
“報告,襄城已被圍住,未有一人離開通風報信。”
“很好。”張山對曹雄大聲稱讚。“派人去城下勸降,讓炮兵選好陣地,若是賊軍不肯投降,那我們就用炮轟開城池,拿下襄城再做飯。”
到達襄城的是張山湖廣鎮的一個協不到的兵力。事實上,來的只是兩個標的人馬,一個步標加一個騎標。其它的部隊還跟著炮兵等在後面行軍。
那個與騎標一同到來的步標,也都是騎馬來的,主要是騎馬步兵,另外還有一些是尖兵。
尖兵也是楚軍陸軍步兵中的一個獨特兵種。
按楚軍現在的體系。步兵也分很多種類,最主要的步兵是線列步兵,這是數量最多的步兵兵種,他們裝備著燧發火銃,按不同的戰場形勢,組成橫隊或者縱者又或者空心方陣。以密集的排銃射擊敵人,發射強大的火力。
線列步兵多以新兵為主,除此外,楚軍中身體最強壯的步兵們,則編為擲彈兵。這些擲彈兵每人都揹著一個手雷袋,裝著六到八枚不等的手雷,作戰時憑藉著強壯的身體向敵陣投擲手雷。
同時,這些擲彈兵還裝備盾牌和腰刀、長矛這樣的冷兵器。在戰鬥的時候,他們往往被派在最前面穩住陣腳。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做為預備隊和警衛隊。
線列步兵和擲彈兵外,還有輕步兵和重步兵以及尖兵和騎馬步兵四種。
輕步兵跟輕騎兵類似,都是步兵中經驗豐富的老兵為主,他們在戰鬥中的任務是衝鋒時帶頭,撤退時掩護,作戰時不佇列射擊,而是散兵射擊,他們一般射術更精,有時還要承擔側擊敵人兩翼的任務。
而騎馬步兵,則是配有馬匹,擁有極強機動力量的步兵,承擔的是機動攔截、追擊等任務。
重步兵,則都配有重甲甚至是大盾,他們數量不多,但也是與重騎兵一樣,在關鍵時候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兵種。
步兵中最後一個種類,是尖兵。
尖兵其實就是類似於夜不收,也相當於此時歐洲國家中的獵兵。這些人多來自些獵戶,且擁有出色的個人武藝,往往才能很全面,騎馬射擊放銃甚至是設定陷阱等樣樣精通。
這些尖兵承擔的往往是偵察任務,並還負有特種作戰的任務,比如潛入敵營、敵城中縱馬、刺殺敵將,投毒,攔截敵軍的傳令兵、斥侯、信使等等。
此時張山帶著先趕到襄城的就是兩個標的步騎,以騎馬步兵和尖兵步兵為主,騎兵則是輕騎兵。
炮兵還在後面,但楚軍依然有炮。
最先趕到的這兩個騎步標,他們帶來了騎兵炮。
騎兵炮也是楚軍專有裝備,這種炮比一般的步炮要口徑偏小,更加輕便,但比起普通的山地榴這種輕炮,又要威力更強些。運用多匹馬馱運騎兵炮,使得機動性大增。
這些騎兵炮火力相當於野炮營的四磅加農,擁有不弱的攻擊能力。尤其是在野戰和攻城時不俗。
特別是其輕便,與高機動力,讓騎兵部隊裝備這種炮後,戰鬥力大增。就如現在,重炮營的幾千斤大炮行動緩慢,就連野炮營的那些野炮,也都是很沉重,運輸不便。但騎兵部隊,卻拉著騎炮迅速機動,配合重量更輕便的可組裝的山地榴炮,使得楚軍的機動效能大增。
派去勸降的人很快回來,報告襄城中的賊軍拒不投降。
“那就把炮都架起來,幹他,幹完了吃午飯!”張山用力一揮手,毫不猶豫的說道。
“是否先等後面的部隊來了再發起攻擊?”一名參謀提出建議。
“我們這裡也有不下五千人馬,還有大炮,你難道以為我們還要等大部隊來?沒那個必要,傳我命令,攻城!拿城襄城,進城吃午飯。”
(今天你們那下雪了嗎?)(未完待續。
PS:感謝yebaoyin、山青盈、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清琝的支援,謝謝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