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稱雄> 第395章 召遼東郡王入京輔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5章 召遼東郡王入京輔政 (1 / 3)

崇禎十四年八月,崇禎皇帝崩於乾清殿。

遺詔立太子為帝,遺詔中另有二事。一,以平遼之功封義子朱慈燁遼東郡王。二,以太子年幼,立首輔周延儒、次輔吳甡、左都御史劉宗周、直隸總督朱慈燁為顧命大臣,輔佐理政。

當天,首輔周延儒在乾清殿靈前向百官宣讀先帝遺詔,奉太子繼位,尊周皇后為皇太后,袁田二貴妃為太妃。

王承恩帶著太監宮人已經為崇禎沐浴容顏、括髮,更換壽衣,在屍前陳設祭奠物,此為壽終正寢,這一儀式也稱為小殮。

確認過遺詔後,便將大行皇帝裝入棺內。

宦官宮人開始在棺前設幾筳,以供擺設酒饌等祭奠物,並設安神帛,立銘旌,上書大行皇帝梓宮。為三天後的大殮做準備,到時嗣皇帝和大行皇帝的妃嬪宮眷都要身著素服前來祭奠。在京的文武官員以及三品以上命婦,要連續三天早晚兩次,身著喪衣由西華門入宮到思善門外哭臨。

京師內外的大小寺觀都已經接令,開始鳴鐘。按制,各寺觀的鐘必須敲擊三萬下,代死的皇帝“造福冥中”。京城內禁屠宰十三日。分封在外地的親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於本地面向宮闕哭臨致喪。

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等重臣,都留在宮中主持大喪。東廠提督王之心和錦衣衛指揮使奉命統領廠衛守衛宮禁。

劉僑瞅了個空子,在靈前跪守的太子耳邊進言。

“當立即派使臣往天津宣讀大行皇帝遺詔,令郡王即刻入京。”

崇禎死後,新皇未登基之前,按制稱為大行皇帝。而新皇未登基之前,則稱為嗣皇帝。按大明制,嗣皇帝要等到大行皇帝大殮之後,才可以在群臣的勸進之下擇日登基。就算最快,也須在大行皇帝昇天三天後才行。

等大行皇帝大殮過後,嗣皇帝擇吉日登基。然後是頒即位詔書,大赦天下。接著就要為已故皇帝上尊諡廟號了。

不過現在,劉僑還不敢放心,雖然遺詔已經得到確立。劉僑已經封郡王,列四顧命大臣之一。但劉鈞一天沒入京,事情就還不能穩固。

“可皇兄遇刺,此時傷勢不明。”嗣皇帝朱慈烺畢竟才十二歲,很多事情都完全沒有經驗。他除了跪在父皇靈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

“臣今日剛得到錦衣衛奏報,遼東郡王已經醒過來了,傷勢雖重,但已無性命之憂。天津距京師只有二百餘里,乘船從運河入京,並無顛簸,當此之時,正需要郡王入京啊。”劉僑道。

朱慈烺想了想,點頭,“皇兄是父皇為我安排的顧命大臣。應當早日召他入京輔政。劉卿,你立即派人去天津召皇兄入京。”

“遵命。”劉僑心裡按捺著激動回道。

事情正按計劃好的方向前進。

劉僑沒有去通知周延儒、吳甡和劉宗周,他親自找了錦衣衛的心腹屬下,讓他立即帶人往天津傳旨。

周延儒等三個顧命大臣正與其它內閣輔臣和六部九卿等重臣在商議皇陵的事情,崇禎繼位雖有十四年了,但到現在都還沒有營建過山陵。

好在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的舊制。因此沒有現成的皇陵也沒太大關係,只要馬上開始營建,七個月時間還是可以建好皇陵下葬的。

對於周延儒等大臣來說。大行皇帝的喪葬是件最重要的事情,在大禮儀,隆重萬分,絲毫不得出錯的。

他們為了讓誰來擔任山陵使等等細節。開始爭論起來。

主持喪葬的官員,營建山陵的官員人選,還有營建山陵的費用,等等都是問題。而且其中最重要的居然是銀子問題,大家都很清楚,朝廷現在不論是國庫還是內帑都沒有銀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