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稱雄> 第373章 窩裡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3章 窩裡鬥 (1 / 2)

清都,盛京。

盛京原名瀋陽,在洪武二十一年由遼東都指揮使閔忠督建。建成後,城牆周長九里,高二丈五尺,一度是明軍在遼東抵禦蒙古和女真的軍事要地,在此設定瀋陽中衛。嘉靖時期,為抵禦女真的擴張,曾擴建瀋陽城。

一六二一年,努爾哈赤攻佔瀋陽,由興京新賓遷都東京遼陽,四年後,一六二五年,再遷都瀋陽,一六三四年,黃臺吉尊瀋陽為盛京,兩年後黃臺吉改元稱帝,立國號大清,從此盛京成為滿清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此時的盛京比早先之時更加堅固雄偉,整個盛京城經過擴建後,呈井字格局。城中四條大道形成了一個井字,將滿清皇宮圍在中間,四條道路對應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門,八旗軍各守一門。

黃臺吉在出徵錦州之前,曾與六部議定擴建盛京的計劃,打算在盛京外圍再建外郭城。計劃中的外郭城牆高七尺五,周圍三十二里,為圓形,設八座城門。建成後,整個盛京將是外圓內方兩重城。

皇宮金殿上,剛被尊為聖母皇太后的太玉兒與姑姑母后皇太后哲哲坐在簾後,在她的前面,金殿的龍椅上坐著她才三歲的兒子福臨,如今大清國的皇帝。

兒子的御階下,站著一排重臣。

大玉兒從簾後望去,裡面少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尤其是漢臣之中,以范文程為首的三大學士,都沒了蹤影,如今站在漢臣之首的是早先曾被貶職的寧完我,如今他剛接替范文程的內院大學士之位,成為了漢臣和文臣新首。

在大玉兒的眼中,兒子福臨頭上的那頂皇冠,無疑對他來說有些過於沉重了。

雖然這頂皇冠是盛京的頂級工匠臨時趕製出來的,可戴在三歲皇帝的頭上依然有些不太合體。

這頂皇冠是按照先皇的皇冠所制,通體以金工中的鏤空累絲技法制成,頂銜一顆鴿子蛋般的極品大東珠。下方分成三層。層與層之間貫一顆稍大東珠為間隔,每層承以四隻金龍,半球形底座層之金龍首朝下,上方兩層之金龍張口朝上。各龍之間飾以東珠一顆。

皇冠頂上的金龍東珠冠頂足有三寸七高,皇冠正面中央還有一尊金佛,冠背中央還有舍林。

這頂皇冠極為耀眼,完全匹配戴的人尊貴身份。

可對於才三歲的福臨來說,這頂金龍皇冠還是太沉重了一些。

這頂皇冠上的金冠頂、金佛、金舍林。無不精美華麗珍貴無比,僅那顆最頂上的東珠,就價值萬貫。只是這頂皇冠全高四寸二,極為沉重。

大玉兒看到兒子坐在那龍椅上總是不停的搖晃著腦袋,他一會往左偏,一會又把頭往右偏,接著往後仰,然後又往前傾,好像這能讓他更舒服一些。

他還只是一個三歲的孩子啊,他甚至都還不明白這頂皇冠的意義。他只是在坐上那龍椅戴上皇冠之前。聽從母親的承諾,乖乖聽話的戴上皇冠然後坐在龍椅上聽大臣們拜見議政,完事以後就可以去看孔雀。

大玉兒本名布木布泰,意為天降貴人。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次女,博爾濟吉特氏。這個博爾濟吉特氏其實是孛爾只斤的誤記,明人寫元吏時誤將其作為元朝皇族的姓氏記入,但其實古代蒙古人有名無姓,孛兒只斤是蒙古語的音譯,博爾濟吉特氏是孛兒只斤的誤記。

布木布泰是蒙古人,也是蒙古黃金家族傳人。在黃臺吉時代。後宮都是蒙古部族的女人執掌。

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兒,十三歲就嫁給黃臺吉,進入清宮。在她之前,她的姑姑哲哲已經嫁給了黃臺吉。併成為了黃臺吉的皇后。在她嫁給黃臺吉十年後,她的姐姐海蘭珠也嫁入清宮,並且從此成為黃臺吉最寵愛的妃子。後來林丹汗的大福晉也嫁給黃臺吉,黃臺吉後宮最受寵地位最高的一後四妃,都是蒙古女子,全都是博爾濟吉特氏。

議事開始。

兵部尚書。正黃旗代旗主、和碩英親王阿濟格上前,“太后,陛下,輔政王多爾袞與代善剛發回訊息,他們已經成功收復海州,目前正率兵北上,即將收復東京遼陽。”

阿濟格站在金殿之中,態度傲慢,並沒有絲毫將兩宮皇太后與皇上放在眼裡,甚至被尊為四輔政王之一的豪格,他也一樣不放在眼裡。

這是一個囂張之人,大玉兒暗道忖。大玉兒很清楚的知道,先皇突然駕崩,如今朝中就以多爾袞三兄弟勢力最強,雖然兒子繼位,可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原先丈夫剛繼位之時,手中實力最弱,可透過拉攏代善,穩固了實力,後來透過與多爾袞兄弟換旗,大大削弱了他們三兄弟的實力。

她知道一直有傳言說當年太祖有意將皇位傳給多爾袞,只不過這話大玉兒根本不信,當年多爾袞還只是個孩子,她十三歲就嫁入清宮,很瞭解多爾袞。不過當年逼多爾袞之母殉葬,再之後換旗,確實使得多爾袞三兄弟對黃臺吉心生怨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