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州。
大同總兵王樸接到吳三桂的調令之後,並沒有理會,反而下令繼續加緊攻城,欲趁機拿下破城首功。另一面的山海關總兵馬科接令之後,倒是率部往南增援,但也只帶了一萬人馬,依然留下了一萬人馬繼續攻城。
吳三桂調了東西兩面四萬人,結果卻只有一萬人接令前往。
但是馬科的一萬人馬,也沒能立即趕到城南戰場。他們在半路上被攔截了,獨臂的濟爾哈朗帶著義州城裡最後的一支兵馬,趕來攔截。至於義州城,濟爾哈朗直接丟給了義州城裡的民夫們,他不管了。
戰場上的隆隆炮聲早已經停止。
濟爾哈朗雖然少了一條膀子,但此時卻兇悍無比,他很清楚的知道此時到了拼命的時候,若不能乘著石廷柱的突襲機會,一舉反擊取勝,那麼他們都得死在這。已經沒有退路了,他把義州城都扔在了後面。
“勝負就在此一舉,殺!”
一千餘騎兵,帶著隆隆的蹄聲,滿蒙騎兵高舉著馬刀,疾速向對面趕來的一萬山海關兵馬撞了過去。
在城外那片空地上,清軍騎兵們哇哇的喊叫著,以增強自己的勇氣。
一千對一萬,清軍卻沒人畏懼。
馬科帶著十倍於敵的馬步騎兵,可看到清軍那一往無前的衝鋒氣勢,反而有些畏懼。他揮手叫停了跑步前進的隊伍,沒有選擇直接與清軍對沖,而是下令就地列陣。
山海鎮計程車兵開始緊張的列陣,步兵盾手在中間最前排,長矛手佈置在中間,兩邊是火銃手,再是騎兵押陣,中間略後是弓箭手。
他們的陣形在一點點排開,清軍卻已經迅疾而至。
隨著雙方越來越近,清軍開始在馬上用力拋射弓箭。無數的箭支呼嘯飛上空中。組成密集的箭雨嚮明軍還未成形的陣中灑落。
許多士兵中箭,慘叫著倒地。
馬科騎在馬上,位於陣中總兵旗下,看著清軍那兇猛拼命的勢頭。咬著牙揮著劍喝令,“放箭!”
許多明軍弓箭手匆匆舉起弓還擊,不過這種匆匆射出去的箭稀疏凌亂,對於披著重金的清軍騎兵並沒多少殺傷,衝鋒的清中騎兵有部份人中箭落馬。但其它的騎兵依然在猛衝。
“衝過去,砍死他們!”濟爾哈朗一馬當先,高聲喝令。他沒有讓清軍繞著明軍軍陣射擊,而是帶著手下直直的硬衝向敵陣,準備直接破陣。
狹路相逢勇者勝!
“盾牌!”
許多明軍看著清騎衝鋒的勢頭,也感覺到了這次清軍的意圖。一些陣前的軍官高聲大喊,讓盾手們用肩膀頂住大盾。
後排的軍官也在喝令自己的長矛手,“放平長矛,快,把矛尾插進地裡去。握緊長矛!”
“這些該死的韃子,真不怕死!”
在步兵的兩翼,是山海關的騎兵,數量不多,但也有兩千騎。可是馬科並沒有下令讓騎兵上前攔截,那些騎兵都是山海關的精銳,他並不想在這裡跟韃子硬拼消耗掉。他甚至認為,有這八千步兵列陣,一千韃子並不能突破。
只要頂住韃子的衝擊,到時再讓騎兵兩翼包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