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如此厲害之物?”崇禎忍不住驚呼。
一千七百多步的射程,能投一百多斤重的石彈,但大炮卻僅重兩千來斤,就算對火炮不算在行的崇禎和一眾重臣,也都明顯感覺到這種大臼炮似乎更好了。那些長炮動不動五六千斤,移動會十分不變,可兩千多斤的距離,比現在朝廷的紅夷大炮還要輕便,有五六匹馬就能拉的跑。
“這種臼炮你有多少?”傅宗龍急問。
“這種炮我手裡倒有幾門,我可以給寧錦拔兩門。”
“兩門太少了。”
劉鈞笑笑,“其實這種炮倒也不復雜,如果有足夠的材料,再給我些時間,我當能仿製幾門,但威力可能稍弱。”
“需要什麼材料,馬上讓工部拔給你,威力弱些也不要緊,多造一些。”崇禎立即下令。
得了幾門大臼炮,一群人還不滿足,“還有其它什麼厲害的火器嗎?”
“臣可以從軍中拔出一些佛郎機以及滅虜、虎蹲等炮。”
“只有這些小炮嗎?”傅宗龍有些不滿足。
劉鈞道,“佛郎機等炮雖小,可適合近戰,尤其是發射散彈,殺傷力很強。而且這種火炮輕便,適合機動運輸。也不需要特別培訓炮手,精確度要求也不高,實是殺敵利器。某當初中原剿匪,正是憑此等火器,大破流匪。”
反正不管他們怎麼說,劉鈞也頂多給些虎蹲佛郎機給關寧軍,再多加幾門臼炮,想要新式的加農炮和榴彈炮、霰榴彈等,想都別想。
而且這種炮對於炮手要求很高,給了他們炮,沒有好的炮手也是白搭。況且,關寧軍主要是守城,要那些加農炮幹嘛。萬一落到清軍手裡,憑白給自己添堵。而且火炮這種利器,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而他相信,寧錦還沒有人懂得如何良好的運用火炮。
就跟二次鴉片戰爭時一樣,當時虎門等廣東各地沿海炮臺裝備數千門火炮,可面對海上的英國軍艦時,往往根本沒有瞄準,只是胡亂的把炮彈都打出去就算了事,純粹是浪費炮彈。
虎蹲炮等給他們一些倒無所謂,反正一點不出血是不可能的。而如今九頭鳥的炮兵已經基本上可以淘汰虎蹲等小炮了。
“繼業,如今你控制著遼南金州,還控制了渤海灣沿岸各島,手裡又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朝廷呢有一個新計劃,打算從海上運送糧草到寧遠,希望由你派戰船護航,你看有問題嗎?”
朝廷如今調集十幾萬軍隊入遼,而糧草都需要自關內轉運,從陸路運糧往寧錦,實在是太遙遠了,運的少還慢。
“海運糧草,是李卿去世前上的最後一道奏摺。”崇禎說道。
從山東海運糧草到寧錦,並不是什麼創舉,當年李長庚還在朝為戶部尚書的時候,就曾經主持從海上運糧餉去遼東。
現在朝廷很多運往關外的糧草其實都是從東南轉而來,先運到京師,再運往寧錦。李長庚去世前再次奏請,直接把東南的糧食運往山東登州,然後從那裡船運出海,在北洋水師的護衛之下,從海上直接運往寧遠。省時省力還節省錢糧。
對這個任務,劉鈞沒有拒絕的接下了。
崇禎親自給劉鈞拿了一片西瓜,這番動作,讓周延儒吳甡等重臣都看在眼裡,都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對於這位義子的恩寵,遠超於他們的想象。梅李二輔臣離世,鎮南海不但沒失勢,反而越發的得寵了。
“皇后和太子他們知道你回來,也等著見你呢。你先去拜見皇后和太子他們,一會留在宮裡咱們一家吃頓團圓飯,在京裡好好休息幾天再回遼南去。遼南幾萬大軍還等著你主持呢,朕就不多留你。”
劉鈞聽了只得點頭,有太監過來,他便告辭離開,去拜見皇后和太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