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毛文龍死了,孔有德去了登州,正逢當時朝廷在登州訓練一支新軍,請來了葡萄牙人訓練炮手,裝備了新式的火炮火銃。這支兵馬正是崇禎當時企圖整頓兵馬,利用火器的雄心產物,花了大量銀子,其火器裝備率居全國軍隊之首。
可這樣一支軍隊後來也缺餉,最終加之遼東兵不受山東人待見,等等的因素加起來,桀驁不馴的孔有德最後還是反了。他叛亂之後,帶著部下在登州打的當時的圍剿官兵是丟盔棄甲,死了許多高官大將。
就算最後兵敗,可也依然有許多遼東兵山東兵跟著他。
清人看中的,正是孔有德等人的戰鬥力,而且孔有德這支兵馬也正是當時大明和後金中最擅長火器的部隊,尤其是擅長紅夷火炮。
加之他們在登州做亂,再無可能反正歸明,因此黃臺極是極信任他們。在出徵朝鮮和攻破皮島後,孔有德等人曾經要求隸屬漢四旗中,可這要求卻沒被黃臺吉接受。他依然讓他們保持在各旗之外,保持著超然的地位。
孔有德號圖瑞,雖然說是一個大漢奸,可論起打仗來,也確實是有本事的,年紀不老,卻東征西戰無數,戰場經驗豐富。降清之後,攻金州破旅順,徵朝鮮打皮島,還參與過大淩河之戰。
可現在,孔有德卻是滿臉的難看。
遼南金蓋復海四衛,一向被他們視為自己的地盤,這也是塊膏腴之地,擁有著大量的漢民。
可現在,孔有德看著面前的報告,卻難以相信。
當他被黃臺吉從錦州前線調回遼南的時候,還有些疑惑不解。皇上說有一支明軍將從海上登陸遼南,特調他們前去防禦。他並不怎麼相信,覺得明軍自皮島覆沒後,再無能力自海上進攻了。
就算造了船進攻,但旅順金州駐有幾千兵馬,明軍豈是對手。
自降清以來,孔有德是堅定不移的站在清廷這邊,全心全意的和明軍戰鬥。他的忠心,也是換來了豐厚的回報,被封為恭順王,還保留著都元帥的頭銜,甚至有自己的兵馬人口地盤,就和八旗諸王爺貝勒們一樣。
剛剛接到急報,真的有一支明軍自海上來攻,而且已經攻破了旅順、金州,還奪下了復州。
這個訊息大大出於他的意料。他本以為就算明軍真的派一支兵馬自海上來,也頂多只是為了策應錦州的戰局,派支兵馬來遼南搞搞騷擾,至於更多的事情,他們是做不了的。當年東江鎮幾萬人馬,都只能小打小鬧,朝廷現在還能在海上有什麼能力?
可報告就放在他的桌上,遼南四衛丟了兩衛。
最最讓他震驚的還是明軍自五月初六登陸奪取旅順,而金州也是五月初六丟的。同一天時間,相距一百三十里的兩座城池同時丟失。
根據他的經驗,要一天內同時拿下這兩座城池,那說明來犯的明軍數量很多。傳言中的十萬兵馬是不可能的,而另一個數字,五萬兵馬極有可能。明軍極可能是兵分兩路,自海上而來,同時展開了對兩城的進攻。
憑著突其不備,加上兵馬數量上的優勢,最後奪下了兩城。
“明軍來者不善啊!”沈志詳道。在清軍中,他的地位遠不如山東三叛徒,他也是東江鎮的,是東江鎮最後一任總兵沈世魁的侄子。沈世魁當年只是一個商人,後來把女兒嫁給毛文龍作妾,也成了東江將領,在毛文龍死後,還在東江內亂之後成了最後一任總兵。
不過沈世魁雖然是個商賈出身,但卻還是一心對抗清軍,崇禎十年兵敗被殺,他的侄子沈志詳收拾敗兵,想要做東江總兵,結果朝廷不同意,他就自稱總兵,結果引得官軍來攻,他便轉而降清。入清後,得了個續順公的爵位,也領著一眾東江降兵。
“明廷從哪來的這樣一支大軍,難不成是東南的鄭芝龍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