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超升劉鈞為遊擊將軍,其實也是對他寄以厚望。熊文燦提拔劉鈞為麻城守備,只分守麻城等五個縣而已。守備是分守一城或數城,一般都是主防守。
而崇禎看中的是劉鈞的那股子衝勁和勇氣,並不願意讓如此勇猛的一員小將只是坐鎮一隅被動防守。
他更希望劉鈞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主動進攻。甚至希望劉鈞能成為他樹立的一個武將中的正面典型,起到更積極的帶動效果。
遊擊將軍比守備高一級,統領自己的一營人馬又稱遊兵,他們卻是沒有固定的防地,而是屬於遊動作戰,配合巡撫、總兵的標兵營,副將的奇兵營、參將的援兵營協助作戰。
劉鈞當個麻城守備,只是坐鎮鄂東一隅,防守著五個縣而已。而讓劉鈞當湖廣遊擊將軍,他卻可以在整個湖廣行軍作戰,甚至能做為客兵調到湖廣以外去參與作戰。
“請皇上用膳。”
這時,一個面容清秀的宮女來到崇禎面前,請他用膳。崇禎哦了一聲,放下硃筆,站起來走出暖閣。
如平日一樣,皇帝的膳食很豐富,面前擺滿了幾十樣葷素佳餚,這麼多菜,大多時候都只有他一人寂寞的吃著,除了一些特別的日子,他傳召皇皇或某一妃子來陪他。旁邊站著許多宮女和宦官們,外面照例還有樂坊司的女樂在奏著鼓樂。
崇禎有些無趣的吃著飯,面對著滿桌子的菜餚,其實每餐他僅僅夾面前的兩三個菜吃而已,有時他也想要減免這種捧場,可這又都是宮中傳下來的禮法規矩,並不由的他喜歡改變。
無趣的吃著這早飯的時候,他想著本來還打算給劉鈞賞賜些金銀,可國庫如洗,自己的內庫也一樣。堂堂大明朝,大明皇帝。居然還比不過那些大臣們富有。
“特賜劉鈞飛魚服,御馬十匹,賞內帑銀一千兩。”
最後,崇禎還是有些心疼的從內庫裡拿了一千兩銀子出來賞賜。也許是覺得銀子實在是太少,最後又賞了十匹御馬,另外則了件飛魚服。
劉僑回到府中後,立即叫來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允升、允貞、允文。這三個都是劉僑的嫡子,比起庶子劉鋼的不上進。這三個嫡子還是很不錯的,三兄弟老大學武,是武舉人,老二是文舉人,老三是監生,若不是劉僑比較低調,一直壓著三個兒子,只怕以他的地位,三個兒子肯定都是文武進士了。
“老大馬上回湖廣老家去。”劉僑跟三個兒子把關於劉鈞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讓老大允升回麻城。“告訴你祖父和叔父他們。馬上讓劉鈞認祖歸宗,對劉鈞多加拉攏示好。這小子如今名字直達天聽,皇帝正賞識他。”
說完後,劉僑又對允升道,“你回去後,就不用再趕回來了,你就去劉鈞的軍中做事吧。我給劉鈞寫封信,你到時給他,我讓他給你安排個武職。”
劉允升很是意外,沒想到父親卻要安排他去劉鈞的營裡。以父親的地位。真要安排他當官,京營和邊鎮甚至是錦衣衛等,哪裡不好安排個官職差事,何必非要安排到劉鈞的營裡頭。
劉僑安排自有深意。劉鈞現在深得聖眷,安排兒子進他的營中,自然也大有機會出彩。甚至他還想著,讓兒子入營中,想辦法加強些對劉鈞的影響力。
當天,劉允升便帶著一隊家丁策馬往湖廣趕回去。
皇帝的旨意透過驛站很快就到達了麻城。當那宣旨太監在虎頭堡軍營當著新招募來的三千新兵和數百老隊員的面,在劉鈞面前宣佈聖旨時,劉鈞真的很意外。
皇帝居然也已經知道了他的名字,甚至還親自下旨破格再升賞他。
“欽差湖廣遊擊將軍署都指揮僉事賞世襲錦衣衛百戶世職賜飛魚服!”一連串的賞賜差點讓劉鈞都有些激動壞了,確實讓人難以置信,激動不已。哪怕劉鈞對皇帝並不是那般的敬畏,可對於這賞賜也大大的意外驚喜。
至於那點銀子馬匹什麼的,他倒不在意,千把兩銀子,現在他還真不放在眼裡。
“臣劉鈞接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鈞不敢有半點馬虎,很是鄭重的叩拜謝恩,領了聖旨。
“恭喜劉將軍了。”宣旨的宦官笑眯眯的道。劉鈞起身,從袖子裡取出一張五百兩的莊票遞過去,“公公一路辛苦,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請公公喝茶。”太監瞟了一眼,見是五百兩的數目,很是滿意的收下了。劉鈞又取出一張百兩的莊票,“這是給跟隨公公的弟兄們喝茶的,請公公代為笑納。”
那太監讚賞的對劉鈞點了點頭,劉鈞年紀輕輕,倒是很會做事。
拿了銀子,大家寒喧了幾句,公公就跟著劉鈞的親兵去休息了。
“大哥,這飛服怎麼上面不是魚啊!”張山看著皇帝御賜下的蟒紋飛魚服奇怪的問。那飛魚服不比普通官袍,可那上面繡的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魚,而是蟒紋。
劉鈞對於這些也不太瞭解,倒是劉釗卻對這些很是熟悉,這時激動的打量著那賜服,興奮的對劉鈞道,“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山海經.海外西經》說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本朝飛魚服式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
“鬥牛不是牛,飛魚也不是魚。我大明朝官員的公服朝服等,都是依官員的品級製作,文武官員官服字首一片繡有鳥獸圖案的圓形補子以區分品級,稱為補服。文禽武獸,但在這些補服之外,還有皇帝特賞的賜服,如蟒服、飛魚服、鬥魚服和麒麟服等。”
“賜服,是皇帝給予臣下的特別恩寵,蟒服、鬥牛服、飛魚服,麒麟服等都是蟒紋,與皇帝的龍紋相似,因此獲得賜服那是極大的榮寵。本朝慣例。公侯伯駙馬等有功可得賜蟒服,可賜一品大臣鬥牛服,賜二品有功重臣飛魚服,以示特別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