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大漢的強大,遠遠超出了亞齊能承受的能力。
又是一輪炮擊。
劉和坤站在旗艦上,又看了兩眼,便再無興趣,轉頭回了艉樓艦長艙室。
身為大漢皇長子的劉各坤今年已經過了三十歲,但他並不是皇太子。
大漢立國三十年,至今都還沒有立過一個皇太子。
劉和坤身為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卻沒有一直呆在皇宮之中。他三歲進學,六歲就出宮讀書,十二歲時已經出宮開府居住。
十六歲的劉和坤在高中畢業後,報考了大漢帝國陸軍學校,成為了一名軍校生。四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然後進入了帝國陸軍服役。
轉眼,他已經在軍中服役十年。
現在,他已經是一名軍功著著的上都尉,肩上掛著四隻銀豹肩章。身為皇長子,軍中打了十年仗才是個上都尉,實際上是因為他在軍中並沒有顯露自己的身份,從讀書到從軍,他一直都是用的另一個名字,劉德勝。
沒有人知道這位高大的年青人,居然是堂堂嫡長子。
事實上,皇帝陛下有三十多個兒子,其中半數都已經成年,這些皇子幾乎都從底層做起,或從文或從軍,他們在下面都用化名。
劉德勝能憑自己的軍功十年時間就晉升為上都尉,已經非常不錯了,事實上,劉德勝在軍界很有些名氣,他與另外兩個年青上都尉被合稱為白銀三傑。
劉和坤本是陸軍,後來又調到了海軍陸戰隊,這些年也算是東征西討過,對於上面的調令,他早已習慣,軍人以服從為天職。
亞齊終於完了,南洋戰事也算是能告一段落了。
劉和坤想的是終於能有個長假了,正好可以趕回京去參加母親陸皇后的五十壽誕。想想自己也有一年時間都沒休假回京了。
劉和坤心裡很想留在京師,更想當太子。可他知道,僅憑自己的出身,是當不了太子的。他的父皇是個很特別的皇帝,文成武德,功績遠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用三十年打下了一個大大的漢帝國,也三十年都不曾立太子。
皇帝曾經公開跟他們這些皇子們說過,誰都有機會,就看誰準備的更充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如果願意放棄的,皇帝也不會勉強。劉和坤三十多個兄弟,十幾個成年的兄弟,只有一個老十三放棄了,他喜歡詩詞歌賦,喜歡旅行,還喜歡經商。皇帝對他的退出,沒有責備,反而稱讚他懂進退。皇帝給了老十三一大筆錢,但這筆錢卻沒有馬上給他,而是存在了銀行裡,規定什麼時候老十三如果能憑自己的本事,白手起家,把自己的公司經營到一千萬資產的時候,他什麼時候就能提取那筆錢。
皇帝鼓勵皇子們努力拼博,為太子之位良性競爭,但同時也鼓勵他們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
皇帝最不能容忍的是惡性競爭。
因為這個,已經有五個皇子先後被皇帝宣佈廢為庶人,永遠失去了帝國的繼承權。成為了庶人,能夠經商,也許能夠成為一名大富豪大地主,但永遠再無機會繼承這個龐大的帝國,甚至連官都不能當了。?
三十三個兄弟,現在有十九個皇子成人,一個自願退出,五個被廢,如今還有十三個成年皇子在為太子之位競爭。
自己還有十二個兄弟是對手,劉和坤心中想著,也許這次回京之後,得活動活動了。
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