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雲南唐> 第八十二章 南方困境(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南方困境(三) (1 / 2)

再度被成功激起**後,一行人收拾心情,順著海島西側一路南下.

在此後,他們再度看到沿岸那些貧瘠的村落時,心情就太不一樣了,除了偵察周邊地形,進行標記記錄外,也嘗試拿出隨船的布匹、小鐵器、玩具跟當地人交換一些糧食、香蕉之類的東西,期間也有人到海岸深處交換到了亮晶晶的寶石、金塊,這些“有特產”的地方自然被楊雄、張志皓特別標記了下來。

在經過後世奧隆阿波地區的時候,一行人終於碰到了一個叫鬱亮的漢人,二十年前,他出海做生意時碰到了狂風,隨船流落此地,十分熟絡當地話語。楊、張兩人立刻拿出了重金,聘請鬱亮隨船作翻譯。從此以後,一行人再與當地人交易、交流就順暢多了,向下行進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九月二十五日,船隊行至獨立的民都洛島,一行人也是第一次在停泊時碰到一群身披雜色軍服、拎著把破軍刀計程車兵上來盤問搜查。

鬱亮聽完士兵們的叫嚷,轉身說:“他問咱們是哪裡的人,為何闖進他們麻逸國國境?三條船必須繳十匹布作入境稅。”

張志皓按住了要發火的陳勝方,讓一名士兵搬了兩匹佈下來,向鬱亮第一次說出了他們出行前就擬好的官方說辭:“我們是從華夏大唐而來,特來貴國進行商貿交易。”

聽完鬱亮的翻譯,那些正瘋搶廝扯兩匹布計程車兵們驚奇地抬頭看向他們,領頭的一名士兵跳腳嚷了起來。

鬱亮搖搖頭,低聲翻譯道:“他們說,經商必須報關,還要繳貨物價值一半的商稅。”

張志皓也來氣了,吩咐士兵再取一匹布過來,扔給了那些士兵,大聲吼道:“只有這些了,以後不要再來煩我們!”

那群士兵聽完鬱亮的聲音,根本沒有生氣,一個個笑容滿面地走了,不少人撥出刀來拼命劃扯新多出的一匹布。

張志皓與楊雄相互看了一眼,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鄙夷眼神。一國邊防士兵尚且如此不堪,這個國家想來也不會厲害到哪兒去!

隨後兩天,張志皓、楊雄他們將船上的布匹、玩具等東西擺了一地,宣告只交換糧食與黃金、白銀,引來了裡三層外三層的看熱鬧的黑矮人,拿來的糧食倒有一些,但能拿來黃金與白銀者著實廖廖。

期間,有不少黑人搬來了鹽巴、白酒、黃蠟、珍珠、檳榔等當地特產,珍珠自然被留了下來,鹽巴、黃蠟也被稍留了一些,至於白酒,楊雄嚐了一口後直接吐到了地上,將陶瓶都摔了,味道太次了!檳榔的下場也一樣,大家都嘗試著嚼了一個,也都吐掉了這個味道異常怪異的小東西。一群人當中只有翻譯鬱亮嚼得津津有味,招來了大家一致的鄙夷目光。

兩天中,一行人也從居民口中多方瞭解到,這個麻逸國勢力基本上覆蓋整座民都洛島,在島中心有近千戶聚集,該國有士兵近五百人。毫不例外的是,這些人最後的結束動作都一樣,一面眼巴巴地看著地上的貨物,一面拍著胸脯大聲強調,他們麻逸國是附近海島勢力最大的國家,根本沒有人敢惹!

張志皓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麻逸國是民都洛古稱mait的音譯,意為黑人的國土,本是菲律賓古國之一,曾出現在中國宋朝、元朝史籍中。

據悉,這個麻逸國山勢平緩,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是菲律賓北部地區的貿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最早在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麻逸國曾載貨到廣州進行貿易。直到12世紀時,麻逸還是個超過千戶的居民點,只是一種鬆散的村社聯盟式社會組織形式,大家推選出來的首領掌控國家貿易權利。最遲再到14世紀時,麻逸國可以確認存在奴隸制。

可想而知,這個當地居民口中“勢力龐大”的國家立刻成為了這群人早晚都不由地取笑諷刺的新物件,大家從此再也沒有提起什麼自大的“夜郎”了!

九月二十八日午時,當一行人收拾好貨物,準備啟程時,近百名“全副武裝”的麻逸國士兵趕到了海邊,聲稱奉了國王的命令,特邀請尊貴的大唐富商到王宮一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