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進了一座乾淨的小院子,伍喬、段方行、諸時正領著一群人在院子裡忙碌著,幾名老師傅正在幾張鐵板前撿拾貼上文字。
“這,這不是雕版印刷?!難道也是新發明的印刷術?”朱弼大驚失色,搶到了師傅們跟前,細細觀察。陳曙則從一個大水盆裡撈起幾個正在清洗的字細細觀看著。
林楓也從水盆中撿拾起一個“信”字,摳掉上面的一點墨漬,輕聲解釋道:“這種印刷我稱之為活字印刷,每次我們可以根據實際內容,重新排列組合,省去了一頁一雕版之苦,也算是一種改進。”
“豈止是改進,這就是一個大變革!”朱弼眼光大亮,也抓起了一把字細細觀察。
段方時走了過來,介紹道:“這些由精選的膠泥燒製而成,大小統一,可反覆使用。”
朱弼一下子抓住了段方時,口中連聲追問膠泥的來源、一日可印多少版等細節問題。段方時看到林楓點頭,方才低聲解釋開來。
林楓向伍喬輕輕示意,拉他到旁邊講話,帶著歉意解釋了一下邀請這兩個外人過來的原因。
伍喬長吐一口氣,面帶欣喜地說道:“林大人,您不提這事兒,我都準備向您提出辭職呢!幹這個總編輯,我才知道什麼叫趕鴨子上架,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林楓哈哈大笑,鄭重請求伍喬重新跟在自己身邊,幫助自己。伍喬感激地答應了。
林楓走了過去,向朱弼、陳曙躬身禮道:“就是這裡了!十分寒酸的一個小地方,不知道兩位肯不肯擔任《壽州商報》的總編輯?”
“當然樂意!”兩人同時答道,然後互相看了一下,又看向了林楓。
林楓知道他們擔憂什麼,開口解釋道:“陰與陽、黑與白、美與醜、善與惡,一個事情本身往往有好壞、利弊兩個方面,我請性格、風格迥異的你們兩個同時過來,就是希望聽到對同一件事情、同一個政策正反兩方面不同的理解,才能保證事情不走偏、不片面,你們有不同意見、有爭執其實是好事,不同觀點也可同時印到報紙上啊!”
“好!好襟懷,好個林大人!”陳曙擊掌叫好,俯身從地上撿起一段麻繩將披散的頭髮攏了起來,然後彈彈身上寬大的麻衣,向林楓拱手道,“林大人,可否先預支一些錢,讓陳某先削削髮明明志,再買身適合幹活的衣服?”
現場的人全都放聲大笑起來。朱弼笑著搖頭,看看身上的綠色官服,也大聲喊道:“看來,我也該甩去這身其實全是束縛的官袍了!”
此後兩天,林楓跟走馬上任的朱弼、陳曙閉門交流了兩天,對《壽州商報》的未來進行了智慧碰撞,算是將報紙出版這攤重要的事情交了出去。
八月五日一大早,林楓就悄悄帶著風驚雲來到了戒備深嚴的淮河碼頭。今天,是為出海遠征戰士們送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