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一把抓住忙得連頭也顧不得抬的孫錯,將他拖到了一邊不那麼吵的地方。
孫錯剛開始還有些不太樂意,人雖然離開了,但一雙眼睛一直看著熱焰四濺的爐子,嘴裡還在嘟囔著:“我那把怪兵器就快打完了!”
林楓不由得暗暗佩服,幹技術活兒的不就是靠這股子痴迷勁和專注勁嘛!林楓輕輕拍去孫錯**肩頭上粘著的泥土,開口說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孫大哥,我前些日子不是說讓你考慮利用瀑布的水力嗎?有啥頭緒沒有?”
“這個……我想過水碓、水排,但感覺不實用。”孫錯搔搔亂糟糟的頭髮,有些為難地說道。
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已出現水碓,起先主要用來加工糧食,後來又發展為捶紙漿、碎礦石等用途。水碓的原理主要是由水流衝動立式水輪,輪軸上的短橫木撥動碓梢,促使碓頭一起一落進行舂搗。
至於水排,則是由水輪帶動連桿以推動鼓風,算是利用水力驅動的冶煉鼓風機。東漢初年,南陽太守杜詩經過實際考察,發明了一種利用水力鼓動風箱的工具,即有名的杜詩水排,比歐洲類似機械的出現要早1000多年。
林楓有點奇怪,問道:“為什麼?”水碓、水排都是運用多少年的技術,按理不該有此類問題啊。
“這些我以前都見過,感覺它們節奏慢,力度小,不好控制。我覺得水排鼓風還如你鼓搗出的那個風箱好用呢!”孫錯埋頭想了一會兒,說道。
這倒是真的,活塞式風箱可是超越水排的發明。林楓低頭想了一會兒,找了一根樹枝,在地下畫了起來。林楓來回塗改了好一會兒,抬頭對孫錯說:“孫大哥,你來看一下。”
孫錯從旁邊拿了一個燈籠湊了過來,見林楓在地下畫了三個奇怪的東西。第一個是一根長長的棍子,中間長了一圈齒輪狀的東西,尾端長了一圈大扇葉;第二個則是一個錘子一樣的東西,尾把處卻是一個方形的孔;第三個則很像一個五節棍兵器折成的奇怪物件。
看到孫錯疑惑的眼光,林楓也不再賣關子,逐一講解起來:“第一個,是想讓你做一個長長的鐵棍,一側為方柱形,中間加接一個鐵製的齒輪,另一側尾部安上木製的葉片。瀑布下落之水擊打葉片,帶動鐵棍和齒輪不停地勻速轉動。第二個,則是要在鐵棍的前端固定套裝一個擊打錘,利用鐵棍的轉動帶動擊打錘不停地旋轉擊打,利用此力來擊打未成形的兵器。至於你說的力度和節奏,我們可以考慮製作不同長短、不同大小的擊打錘來控制。”
“想法的確不錯,但那個擊打錘下來會有一個傾斜的角度問題啊。”孫錯眉頭擰到了一齊,用手狠捏著下巴,說道。
“那是一個小問題,錘頭可以根據實際測量,製作出一個錘面有一定坡度的錘頭,或者想辦法控制被鍛打兵器保持一定的角度。”林楓回答道。
“那擊打錘掄下來,每次總會是一個大圓圈,要鍛打的兵器往哪兒放?”孫錯繼續問道。
“這倒是一個大問題。我的考慮是在旁邊架設一個帶輪子的鐵臺,專人負責掌握鐵臺推進去的時間和角度。”林楓也是一陣頭疼,這樣子對推鐵臺的人要求控制能力很強啊,但苦於現在身邊沒有機械專業的人才啊!看來,在掄才大典中一定要好好物色幾個才行。
“嗯,我好好考慮一下,試著用範鑄造幾個,不行先試驗一下!那第三個是什麼?”孫錯摸摸頭,又指向了第三個怪東西。